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閱兵鎧甲考:唐代有紙做的鎧甲 宋代有"五色介胄"

2015年08月26日 09:21 | 作者:黃強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明代《出警入蹕圖》

明代《出警入蹕圖》

 

  今年的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當天,在天安門將舉辦盛大的閱兵儀式。

 

  用閱兵式壯軍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據(jù)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君王、將帥檢閱軍隊,是一個慣例,為此還制定了一定的軍戎禮儀規(guī)范。

 

  在這些禮儀規(guī)范中,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鎧甲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鎧甲的外形和作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從早期沉重的金屬鎧甲,逐漸演化出各種輕便、華麗的輕型鎧甲,這些鎧甲不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還有極強的觀賞性。在檢閱中,將士們穿著美觀的鎧甲,能夠展示出軍隊的氣勢和實力,而鎧甲的演化某種程度上也是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發(fā)展的見證。

 

  古代戰(zhàn)爭中交戰(zhàn)雙方多使用冷兵器,對陣雙方短兵相接時,除了比拼武藝和體力,鎧甲也是最重要的裝備,它能夠有效地保護將士們的身體。因為鎧甲在戰(zhàn)爭中的重大作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它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鎧甲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重要的禮儀性活動中,比如軍事檢閱等場合。身著精致、美觀的鎧甲和戎裝,將士們威武雄壯的身姿也是一國軍事實力的體現(xiàn)。正是這種禮儀性的需求,在漫漫的歷史長河里,鎧甲的材料越來越多樣、樣式也越來越復(fù)雜。

 
隋唐鎧甲穿戴展示圖
隋唐鎧甲穿戴展示圖
 
 

  唐朝的輕型鎧甲——紙甲

 

  西安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為人們勾勒出兩千多年前秦朝軍隊的情景。這些兵馬俑分為不同的種類,有將軍俑、軍吏俑、騎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馭手俑等,他們表情生動,姿態(tài)各異。這些兵馬俑一方面展示出秦國排兵布陣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秦國強大軍事實力的展示。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兵馬俑,所穿的鎧甲、服飾也不一樣,這也反映出當時軍隊里森嚴的等級制度。

 

  在此后的幾個朝代,鎧甲的變化并不是太大。初唐的鎧甲和戎服基本保持南北朝以來至隋代形成的式樣和制度。直到唐太宗貞觀年間,隨著國力的強盛,才進行了一些服飾制度的改革,漸漸形成了唐代特有的軍戎服飾風格。

 

  到了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國力鼎盛,統(tǒng)治者們奢侈之風日甚,軍隊的一部分戎服和鎧甲也開始從實用的功能中脫離出來,出現(xiàn)了眾多美觀大方、以裝飾為主的儀典服飾。

 

  禮儀性質(zhì)鎧甲的出現(xiàn)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邊塞戰(zhàn)事的頻繁。唐代最初幾位統(tǒng)治者時期,雖然國內(nèi)太平,但為了開拓疆域,常發(fā)起邊塞戰(zhàn)爭。戰(zhàn)爭一方面促使唐代產(chǎn)生了較高的鎧甲制作工藝水平。另一方面,因為戰(zhàn)事頻繁,軍事禮儀也隨之繁榮,最終催生出系統(tǒng)而成熟的軍戎禮儀。

 

  據(jù)《唐六典》記載,唐代的鎧甲有13種: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絹、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烏錘、細鱗是鐵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木甲等鎧甲則是用絲綢等布料和一些皮料制成,這些鎧甲開始用于禮儀性質(zhì)的場所。

 

  唐代還出現(xiàn)了非常特別的鎧甲,由紙做的鎧甲:紙甲。它是用多層紙疊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銅、鐵制作的鎧甲輕,也便于展示。不要小看這種由紙做的鎧甲,它其實有相當?shù)牡钟芰Γ皇沁@種紙甲有一個缺陷:怕火。

 

  另外還有絹甲,它一般不用于實戰(zhàn),只是宮廷侍衛(wèi)、武士的戎服,這種鎧甲用圖案華美的絹或織錦作面料,內(nèi)襯數(shù)層厚帛制成。和皮甲、鐵甲一樣,絹甲上也鑲有皮革、金屬制造的飾件,穿著更利索、更得體。

 

  除了鎧甲材質(zhì)的多樣,唐代戎服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特別是盛唐時期的絹甲,呈現(xiàn)出五彩斑斕的色彩,鮮艷而華麗。

 

  這里要指出的是,唐代的布甲、紙甲,并不是劣質(zhì)產(chǎn)品,也不只是用于表演的道具鎧甲,它們依然具有實用性和堅固性,布甲、紙甲實際上是唐代的一種新型鎧甲,是一種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輕型鎧甲。在戰(zhàn)場上同樣可以保護戰(zhàn)士的身體,只是在抗擊重兵器沖擊方面要遜色于金屬鎧甲。

 

  因為布甲、紙甲輕便,可以在鎧甲上繪制各種裝飾圖案,如纏枝花卉、云形寶相等。這些制造精美的鎧甲,除了戰(zhàn)場上使用,平時也有重要的作用:一可以用做武將平時的軍服(可以稱之為軍禮服),二可用于儀衛(wèi)鹵簿(國家首腦重大國事活動的典章制度)禮儀的制服(可以稱之為皇家禁衛(wèi)軍禮服),彰顯帝王威儀。

 

  由此可見,唐代用于禮儀、演示等軍事活動的鎧甲,不僅具有實用性,能夠激發(fā)戰(zhàn)斗的斗志;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讓檢閱部隊的帝王將相、后宮嬪妃以及圍觀的百姓,看出軍隊的威武雄壯,展示皇帝的威望。

 

宋代鎧甲穿戴展示圖
宋代鎧甲穿戴展示圖
 
 

  宋代華麗的“五色介胄”

 

  宋代的軍戎服飾分為兩種,一種是實戰(zhàn)的鎧甲,另一種是儀衛(wèi)禮服。實戰(zhàn)鎧甲中,用鐵制作的叫鐵盔、鐵鎧、鐵甲,用皮制作的叫皮笠子、皮甲。歐陽修有詩云:“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余萬屯邊兵。”(《晏太尉西園賀雪歌》)

 

  宋代鎧甲有很多種類,如金裝甲、長齊頭甲、短齊頭甲、金脊鐵甲、連鎖甲、鎖子甲等,而且鎧甲的組件較多。《宋史·兵志》記載:全副盔甲有1825片甲葉,分為披膊、甲身、腿裙、鶻尾、兜鍪等部件。

 

  這些鎧甲的部件用皮線穿連起來,一副鎧甲重50斤,將士們穿戴如此沉重的鎧甲打仗,行動不便。因此,宋代也生產(chǎn)輕甲。輕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皮甲,它主要用于鐵鎧甲臂肘間的連接,既增加了鎧甲的靈活性,又能減輕分量;還有一種是紙甲,它用柔軟的紙捶打制成,這些紙疊加起來,厚度達到三寸,表層蓋上布料,再訂上釘子固定,如遇雨水,紙甲浸濕后,連射出的箭和鳥銃打出的子彈都不能穿透。

 

  這些輕甲和鐵鎧甲結(jié)合在一起,有效地解決了宋代將士的鎧甲在靈活性與安全性的矛盾。

 

  除了布甲和紙甲,宋代還有一種特色的輕型鎧甲:依仗甲,它也被稱之為“五色介胄”?!端问?middot;儀衛(wèi)志六》記載:“甲以布為里,黃 表之,青綠畫為甲文(紋),紅錦緣,青 為下羣,絳韋連膺,金銅鐵,長短至膝。前膺為人面二,自背連膺,纏以錦騰蛇(錦帶)”。意思是說,宋代儀衛(wèi)中的軍士所穿的這種甲胄,形式是仿軍士的,只是用黃 (粗帛)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綠色畫成甲葉的紋樣,并加紅錦緣邊,以青 為下裙,紅皮為絡(luò)帶。這種甲胄剛好到人的膝蓋,前胸繪有人的面目,從背后至前胸纏以錦帶,并且有五色彩裝。由此看來,依仗甲的外表裝飾非常華麗。

 

  《宋史·儀衛(wèi)志》記載,宋代鎧甲的顏色,有黃、青、朱、白、黑、金、銀等色,至于儀仗用的絹甲,色彩比唐代更加豐富。元豐年(1078年-1085年)后,宋代公服的顏色做了調(diào)整:四品以上改為紫色,六品以上改為緋色,九品以上改為綠色;私服則是根據(jù)各種不同的織錦來區(qū)分品級,衣服的色彩經(jīng)常變化。宋代將士們的服色,除了九品制官服顏色不能直接使用外,其余各色都能使用,服色以青、白、朱、黑、黃(淡黃色不能用)為主要色彩。

 

  明代出現(xiàn)“V”字領(lǐng)鎧甲

 

  明代將士的軍戎服裝,式樣如同唐代的窄袖寬袍。其中,有一種特別的軍服:袍子無領(lǐng)、無扣、右衽(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于內(nèi)叫右衽),裹襟與外襟在前身重疊時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帶在胸前和腰部系束,這種軍服多為品級較高的將帥使用。低級別軍官的軍服,后衣較短,沒有胯袍,衣服襯于鎧甲內(nèi),穿鎧甲時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鳳翅盔、幞頭、巾和小冠。這種軍服,多見于侍衛(wèi)所穿的服飾。

 

  明代是重型鎧甲和輕型鎧甲地位交替的時期。重型鎧甲是為了增加抗沖擊力,提高保護性能,但重型鎧甲穿著笨拙,不便于實戰(zhàn),逐漸被淘汰。

 

  另一種輕型甲——綿甲便應(yīng)運而生。明代的布面甲從元代繼承而來,制作方法分為兩種,一種以布為面里,中間綴以鐵甲,表面釘甲釘;另一種制作方法就是綿甲,它經(jīng)過特殊工藝做成,綿甲柔軟、輕巧,在表面還綴有大量的銅甲泡和鐵甲泡,輕便靈巧,蘸濕后還可以抵御初級火器的射擊。

 

  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明代的鎧甲在設(shè)計、制作中也注意了時尚化。通過一些領(lǐng)子的設(shè)計,體現(xiàn)鎧甲的時尚元素,比如在明代就出現(xiàn)了潮味十足的“V字領(lǐng)”、 鏤空式護耳等“時尚元素”。

 

  明代的鎧甲以金、銀、黑色為主,明洪武初年,守邊軍士穿著棉襖,旗手、衛(wèi)軍等穿紅絆襖,這種戰(zhàn)襖有紅、紫、青、黃色四種服色,它作為區(qū)分不同兵種的依據(jù)。

 

  明代后期,因為綿甲以緞布為冕,色彩較多,所以綿甲的顏色也多種多樣。不過,幞頭顏色仍是黑色。

 

  明朝的戎服以紅色為主,還有紅笠軍帽,正德年間設(shè)東西兩官廳,其都督江彬戴的正是紅笠?!睹魇?middot;輿服志三》說,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純用赤”,間以紫、青、黃、白等顏色作為配色。

 

  明代很重視軍事檢閱和禮儀儀式,出現(xiàn)了專門的禮儀鎧甲。檢閱軍隊或進行禮儀展示時,從事儀衛(wèi)活動的侍衛(wèi)官戴鳳翅盔、鎖子甲;錦衣衛(wèi)戴金盔甲;將軍著紅盔青甲、金盔甲、紅皮盔戧金甲和描銀甲等。將軍、錦衣衛(wèi)都腰懸金牌,持弓箭矢、佩刀,執(zhí)金瓜、叉、槍。禮儀鎧甲色彩鮮艷;兵器明亮鋒利,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銀光;將士們儀表堂堂,氣勢壯闊,威風凜凜。

 

清代明黃緞繡金龍綿甲
清代明黃緞繡金龍綿甲
 
 

  專用于檢閱軍隊的清代帝王鎧甲

 

  生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首領(lǐng)努爾哈赤,憑借祖?zhèn)鞯?ldquo;十三副鎧甲”起家,最終建立了清王朝。女真族是馬上的民族,擅長騎馬搏斗,對于鎧甲自然重視。

 

  據(jù)《清會典》記載,清代甲胄分為明甲、暗甲、鐵甲和綿甲等幾種。前三種屬于帶甲片的鎧甲,多指鐵甲;后一種則是布面甲,不用甲片,以棉絮即縫制厚實的布質(zhì)纖維層為里,表面綴有甲泡,用來阻擋敵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后期,鎧甲逐漸以綿甲為主,它用緞布做表面,因此顏色較多。早期的八旗以紅、白、橘黃、藍為基本色,配上相互錯開的四色鑲邊,組成八旗服色,并根據(jù)服色確定旗名。

 

  八旗的鎧甲顏色也各不相同,正黃旗通身黃色,鑲黃旗黃地紅邊,正白旗通身白色,鑲白旗白地紅邊,正紅旗通身紅色,鑲紅旗紅地白邊,正藍旗通身藍色,鑲藍旗藍地紅邊。武官九品的暗甲、綿甲上還用彩線繡上蟒云、蓮花燈圖案,樣式精美,色彩艷麗。

 

  清代帝王除了有為御駕親征提供保護的鎧甲之外,也有專用于檢閱的鎧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鎧甲實用性非常強,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都是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駕親征也只是形式上的親征,皇帝有禁衛(wèi)部隊的層層保護,非常安全,鎧甲的保護性功能逐漸消失,此時的皇帝鎧甲更注重裝飾性。

 

  故宮博物院保留著清代乾隆皇帝檢閱時所穿的大閱甲:明黃緞繡五彩朵云金龍紋和海水江崖紋的綿甲。此甲屬于禮儀鎧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黃金材料,用料考究,制作精美,突起的紋樣具有浮雕的效果,彩云金龍等紋飾,彰顯出皇帝的威嚴?!洞笄鍟鋱D》中記載了清代12種鎧甲,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皇帝大閱鎧甲,由此說明清代對于皇帝大閱(檢閱)是非常重視的,皇帝所穿的戎裝也是專門用于檢閱軍隊。

 

  此外,《大清會典圖》中規(guī)定的第11種鎧甲,即護軍校、驍騎校、前鋒、護軍等禁衛(wèi)武官所穿的鎧甲,均為綿甲,它們主要出現(xiàn)在皇帝大閱這一特定場合,也是禮儀鎧甲。

 

  (作者為服飾史專家)  

 

唐代著名的明光鎧
唐代著名的明光鎧
 
 

  補白

  中國古代閱兵面面觀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里,軍事史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古代文獻中,有大量關(guān)于閱兵的記載,閱兵作為傳統(tǒng)軍事儀式,從最初的田獵發(fā)展演變至今。

 

  最初的閱兵來源于田獵演習之禮

 

  西周時,以狩獵方式進行軍事訓練已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軍事訓練和演習檢閱。依據(jù)《周禮·大司馬》記載,軍事訓練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練和檢閱之禮,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獵演習之禮。

 

  武王伐紂之前,在孟津組織軍事演習,吸引了多個諸侯國加盟,史稱“孟津觀兵”,這是歷史上比較早的規(guī)模較大的閱兵之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承襲了西周時期軍隊訓練制度,但從春秋中期開始,軍事訓練出現(xiàn)專門化趨勢。秦王朝隨著中央集權(quán)的加強,皇帝更加重視軍事訓練與校閱,秦始皇兵馬俑以高度逼真的藝術(shù)手法再現(xiàn)了秦朝閱兵的場景。

 

  西漢時,常舉行各種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對軍隊進行校閱、考核。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大體上每年秋季都要舉行一次。據(jù)《漢書》記載,由于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漢初的軍隊具備“輕車突騎”、“勁努長戈、射疏及遠”等技能,逐漸形成對匈奴作戰(zhàn)的優(yōu)勢。

 

  曹操曾多次考核多兵種合成訓練

 

  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曾實施“講武”的措施,不僅訓練士兵的體力和技藝,還強化戰(zhàn)術(shù)合成訓練。東吳建立了檢閱制度。魏國則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揮受閱部隊,對多兵種的戰(zhàn)術(shù)合成訓練進行檢閱考核。

 

  兩晉期間也比較重視軍隊的訓練,各軍除了演習隊列陣法外,還要進行實戰(zhàn)演習。南朝時注重對水軍的訓練和檢閱,玄武湖是南朝各代訓練水軍的場所。北朝則出現(xiàn)了軍陣雙方對抗性演習。

 

  閱兵是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中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和方法,首先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再就是大將軍檢閱,最后就是皇帝大閱。這樣常規(guī)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趙匡胤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后,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并制定嚴格的法規(guī)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每隔三年清朝總理大臣出海校閱海軍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shù)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zhàn)斧的使用。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fā)《教練軍士律》,從制度上保證了軍事訓練的質(zhì)量。

 

  清代的“簡閱”又稱校閱,是王公大臣或督撫定期檢驗軍隊的制度。早在天聰年間,皇太極就曾舉行過大閱。此后,乾隆、嘉慶等皇帝閱兵的記載不斷出現(xiàn)在各類文獻中。

 

  清代大閱的地點,主要在南苑、盧溝橋、玉泉山、多倫諾爾(今內(nèi)蒙古多倫)、暢春園等地。除皇帝親自閱兵外, 清代還形成了多種閱兵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欽派檢閱,它由練兵處、兵部、陸軍部奏請皇帝, 欽派知兵大臣數(shù)員前往閱兵。宣統(tǒng)三年(1911),監(jiān)國攝政王載灃就于德勝門外的鑲黃旗、正黃旗兩旗校場檢閱了皇家禁衛(wèi)軍。

 

  清末,朝廷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決心對舊式水師進行革新。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成立。據(jù)《北洋海軍章程》記載:“每逾三年, 由總理大臣海軍事務(wù)衙門下至于王大臣請旨特派大臣, 會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閱一次,或由王大臣與北洋大臣親自出海校閱海軍。” (文章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閱兵 鎧甲考 唐代 紙做 宋代 "五色介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