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水下文物保護戰(zhàn)
在世界首座水下遺址博物館——重慶市涪陵區(qū)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內(nèi),國慶期間游人絡繹不絕。游客乘著下行的電動扶梯、穿過曲折幽深的廊道,不知不覺走到長江水下40米的江心處,透過廊壁上的23個水下玻璃觀測窗,便可遠望亙古千年的“水下碑林”。
圖為游客參觀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鐘旖 攝
圖為透過玻璃觀測窗看水中題刻?!$婌?攝
白鶴梁,是位于涪陵城北長江中的一個天然巨型石梁,長約1600米。石梁上刻有自公元763年至1963年間的題刻165段,3萬余字。其中涉及水文價值的題刻有108段,記錄了長江涪陵段1200余年間的枯水水文,有“世界水文資料寶庫”之稱。
“白鶴梁題刻本就在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長江水枯的時候,才會露出水面。三峽水庫蓄水后,為了避免白鶴梁題刻被永遠淹沒于江底,2003年起,國家啟動了白鶴梁題刻保護工程。歷時6年在白鶴梁遺址上新建了一個巨大的‘無壓容器罩’形成‘水下保護體’加以保護。”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館長胡黎明告訴記者,要說2009年5月博物館建成開放是白鶴梁的“涅槃”,那水下原址保護與水下原址展示兩項工作的創(chuàng)新推動便是讓它“起舞”的動力。
“要讓題刻得到最真實的展示,離不開水質(zhì)清澈、燈光清晰與玻璃透光三項必要元素?!焙杳骰貞?,博物館建成至今共有過3次閉館,第一次閉館是在建成開館3天之后,因為水下保護體內(nèi)的水質(zhì)渾濁,游客什么都看不清楚,水內(nèi)燈光設施也被糊滿藻類。
為解決水下保護體遇到的多種問題,白鶴梁水下博物館與中國幾大高等院校就水下文物、水下生物、水下監(jiān)測等方面開展合作。經(jīng)過論證,發(fā)現(xiàn)場館與外界長江水相互滲透,尤其是夏季,長江水的濁度直接影響了館內(nèi)水質(zhì)。
“白鶴梁水下保護體采取的是24小時自來水沖水置換的運行方式。建館初期,一個月的自來水費用就需近30萬元(人民幣,下同)?!卑Q梁水下博物館設備科科長李隆田說,找到水質(zhì)渾濁的原因后,博物館從2011年起,通過優(yōu)化水循環(huán)操控的方式,改造凈水設施。“充分利用水體難以被壓縮的原理,合理地根據(jù)長江水的流速和漲落,實時增加補水量,始終保持保護體內(nèi)的壓力不小于長江江水的壓力,讓保護體的水往長江流,從而解決了水濁的問題?!崩盥√锿嘎叮艾F(xiàn)在,館內(nèi)一整年的水費不超過30萬元?!?/p>
“2015年底,館內(nèi)還完成了廊道改造工程,對水下玻璃觀測窗進行了更換?!背送獠織l件的保障,在人工干預方面,胡黎明透露,現(xiàn)在潛水員入水護理水下保護體的頻率已從每月一次改為每兩月一次。
題刻長期浸在水中,不僅要經(jīng)受泥化、石化的侵蝕,還有藻類生物膜的“困擾”。胡黎明說,當下館內(nèi)正在進行燈光升級工程,將通過優(yōu)化燈光質(zhì)量、降低光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藻類生長,預計年內(nèi)可完工。“下一步,館內(nèi)還將規(guī)劃建設水下監(jiān)測數(shù)字化管理系統(tǒng),用智能手段保護千年遺產(chǎn)。”
“文物是我們的根本,文物保護和展示工作是一個不斷認識和改進的過程?!焙杳鞲嬖V記者,“這一場水下文物保護戰(zhàn),只有逗號,沒有句號?!?/p>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水下文物保護 水下遺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