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將藝術品變成教學實驗課 紐約私立學校的新嘗試
紐約愛文學校(Avenues: The World School)的藝術收藏清單新近增加了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的墻上繪畫作品《Wall Drawing 528B》,這并不是學校收藏的第一件索爾·勒維特作品。早在2013年,勒維特的另一件墻上繪畫《Wall Drawing 620A》就占據(jù)了學??Х葟d的一面墻。這所總部設立在紐約著名藝術區(qū)——曼哈頓切爾西區(qū),與佩斯、卓納、高古軒等世界頂級畫廊比鄰的盈利性教育機構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以其被熱情、野心和雄厚資金支撐著的藝術收藏計劃成為了輿論焦點。包括Ed Ruscha、John Baldessari、Chuck Close等在內(nèi)的戰(zhàn)后最重要藝術家的作品遍布學校的公共區(qū)域。
高中部的藝術創(chuàng)作教室。Photo by Gillian Laub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著名的自畫像懸掛在教室的走廊中。Photo by Gillian Laub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所有作品都會全天候地開放展示,不會有作品被存放在倉庫里?!睂W校的藝術課程專家Tara Misenheimer在接受Blouin Artinfo的采訪時表示,這所學制跨越幼托到高三的實驗性私立學校正計劃在幾年之內(nèi)將藝術收藏的規(guī)模增加到三位數(shù),令藝術完全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環(huán)境之中。然而,若僅僅將這些價格不菲的藝術品作為校園的裝飾物,作品背后那些源源不斷地給予當代藝術發(fā)展動力的藝術觀念將難以被學生們所感知。因此這一次,學校決定將對索爾·勒維特《Wall Drawing 528B》的收藏變成一次大型教學實驗。
勒維特的另一件墻上繪畫《Wall Drawing 620A》占據(jù)了學??Х葟d的一面墻。Photo by Gillian Laub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這個名為STEAM的實驗教學法由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shù)學的英文單詞首字母縮寫組成,由教師團隊帶領學生以跨學科的思路對這幅作品進行分析、拆解及創(chuàng)作實踐:以數(shù)學模型為指令創(chuàng)作的墻畫作品、基于DNA中核苷酸的鏈盤結構創(chuàng)作的抽象圖案、甚至將索爾·勒維特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指令和音樂相結合進行即興演奏……這場為期兩周的教學項目完成了數(shù)學、計算機科學、計算機、音樂、藝術史等多個學科的實驗課程,并在最后的藝術品收藏揭幕儀式中進行了成果展示和分享會。
“這是金錢可以買來的最好教育嗎?”——紐約時報曾以這樣的疑問句作為該學校專題報道文章的標題,答案尚且是開放式的。但這個創(chuàng)新而帶有理想主義激情的跨學科藝術教學實驗至少為孩子們帶來了一次相當有趣且難忘的體驗。
索爾·勒維特墻畫收藏:
一場STEAM教學法的大型實驗
愛文世界學校引以為傲的STEAM 教學法是由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shù)學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組成。顧名思義,STEAM教學法是跨學科地從這五個方面對學生的認知、實踐、探索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進行鍛煉和啟發(fā)。STEAM教學法的主旨強調,當今世界存在的許多緊要問題,僅憑單一學科之力是無法解決的,而是需要各個領域合力才能加以解決。學生們通過STEAM教學法的學習演練,將對這一理念有更生動切實的理解。
而重視跨學科教育的愛文,也是一所十分重視藝術教育的學校,每年學校都在擴大自己的藝術收藏,其中大部分是現(xiàn)當代名家的作品,每收藏新的作品,都會努力使作品和不同年級的教學有所聯(lián)系。
對愛文不同學科的教師來說,他們都明白,許多杰出藝術家的作品和創(chuàng)作理念,雖未提供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緊要問題的實際之道,卻常激發(fā)人們從不同學科的角度進行理解和探索,從而向學生揭示學科之間微妙有趣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跨學科協(xié)作和聯(lián)合之妙。
而身為觀念藝術先驅的美國藝術家索爾·勒維特的作品,因其須由跟隨指令完成,無須藝術家本人完成的特點,以及其對于空間、平面、圖形以及線條的多維關系的探索,完美具備了作為STEAM教學范例的特質,為學生參與和作品相關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
于是,當愛文的藝術收藏又新增一件索爾·勒維特作品(墻畫528B)以后,各學科的教師就展開頭腦風暴,協(xié)同合作,讓高年級為主的學生圍繞這幅墻畫進行了計算機、作曲、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等多個方面的實踐,并在最后的藝術品揭幕活動中呈現(xiàn)實踐成果和體驗。當最后揭幕時,觀眾和家長們看到完成的藝術家作品,便對作品和藝術家的理念,有了足夠的了解。
墻畫 528B
在一面白色的墻上,一個正方體在一個圓圈內(nèi),由色彩不斷疊加上色。
作品創(chuàng)作的維度是可變的。
背景是紅色的。左邊的平面是紅色,黃色,灰色疊加。右邊的平安是紅色,灰色,藍色疊加。頂部的平面是紅色和藍色疊加。
—— 索爾·勒維特 1987
這幅墻畫 528B 并不是愛文學校收藏的第一件索爾勒維特作品。早在2013年,學校家長咖啡廳的一面墻就被勒維特的墻畫 620A 占據(jù)。但此次這幅位于學校二層餐廳的墻畫則是學校首次以他的作品為基礎,進行更全面的STEAM教學實踐。
索爾·勒維特是極簡主義藝術( Minimalism )的代表之一,同時也是觀念藝術的領軍人物,他在1967年為Artforum雜志所寫的著名文章中,將自己從事的藝術行為歸為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
在觀念藝術中,想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當藝術家用觀念藝術來創(chuàng)作的時候,所有的計劃和決定都提前做好了,想法成為了創(chuàng)作藝術的指導和工具。這樣的創(chuàng)作往往和藝術家的情緒和技法無關,同時也并不像二戰(zhàn)后流行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作品(著名的如 Jackson Pollock, Mark Rothko 等)那樣,藝術家基于自己私人的情緒創(chuàng)作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也是這些作品商業(yè)價值的體現(xiàn)。
而勒維特的作品也體現(xiàn)了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反商業(yè)的傾向,任何依照指令復制勒維特的墻畫作品,過程并不復雜,可適用于各種不同大小的墻面和媒介。正如愛文的藝術和表演藝術課程專家Kate Howard 所言—“勒維特的墻畫作品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跨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他的作品都是按照清晰的指令,按順序完成的?!?/p>
圍繞墻畫528B ,愛文世界學校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兩個方向的STEAM實踐:如何理解索爾·勒維特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通過與這些過程有關的實踐對這些過程進行解析。這次 STEAM 為期兩周,學生們分成20個小組針對勒維特的作品和觀念,進行了數(shù)學、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實踐項目,并得出了不同的結果。
此外,學校藝術課程專家Kate Howard還為這件作品開設了特別的選修課,請到曾于2014年在學校講授美術史課程的亨特學院的美術史教授Micheal Lobel 更深入地解讀索爾·勒維特的作品。
在音樂教學方面,學校還邀請到了著名的前衛(wèi)四重奏樂隊Ethel和學校高年級的樂團合作,將索爾·勒維特的創(chuàng)作指令和音樂創(chuàng)作相結合,在演奏中遵從這些指令,并在作品揭幕時候為觀眾們即興演奏。盡管是即興合作的作品,但因為他們運用了這些指令,作品看上去并不像是即興而為。
除了以上的教學合作之外,高年級的學生還在數(shù)學和科學教師的帶領下,編寫程序讓機器人完成類似勒維特的指令進行創(chuàng)作。12年級的學生 Jacob 是一位程序員,他在作品揭幕時提到,勒維特的作品是人們依照他的指令去進行創(chuàng)作,給他的啟發(fā)是:這就好像是人寫的電腦程序,讓電腦或機器去完成指令。此外,高年級的同學同時還將這些指令和他們對遺傳學等學科的興趣結合,進行了頗有意義的實踐。
除了高年級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作品完成的過程中,早教中心的小朋友們還在老師帶領下,欣賞了家長咖啡廳處的勒維特作品620A,采訪了完成墻畫 528B 的藝術家們,并且老師還給他們看了勒維特的三維雕塑的圖片。雖然對幼教班的小朋友來說,勒維特觀念藝術的精髓也許還比較難把握,但是觀看、提問、和藝術家交流本身就已使他們獲得了對圖形和顏色全新的啟發(fā)。
索爾勒·維特的這件作品最后在學校紐約校區(qū)的餐廳揭幕,它和諧的色彩以及二維和三維相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不僅為學校的環(huán)境和藝術教育添彩,同時也鼓勵學生不斷進行思考和實踐,體現(xiàn)了愛文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以及鼓勵跨學科實踐的不斷努力。
編輯:陳佳
關鍵詞:將藝術品 變成教學實驗課 紐約私立學校 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