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農工黨北京市委:成立機構完善金融領域保護機制
華融普銀案件涉及投資人3600余人、涉案金額55億余元;成吉大易案件涉及投資人2.46萬余人、涉案金額67.9億元;“e租寶”案件涉及投資人近90萬人、涉案金額近600億元……近年來,一些金融案件造成的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已經部分演化為社會群體性事件,嚴重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互聯(lián)網金融監(jiān)管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為此,農工黨北京市委積極響應社會關切,繼2016年在北京市政協(xié)全會上提交相關提案后,持續(xù)關注金融風險領域,提交了《關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維護首都安全穩(wěn)定的提案》,呼吁進一步化解金融風險,維護社會穩(wěn)定。
農工黨北京市委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2015年11月13日,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維護金融市場有序運營。但目前實際監(jiān)管工作仍存在一定不足。比如,相關法規(guī)制度缺失、缺乏專門保護機構、消費者防范金融風險意識薄弱等。
如何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農工黨北京市委提出,完善保護機制,盡快出臺《首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辦法》,從首都金融消費者維權的實際出發(fā),設計相關基本制度,擬定具體措施和統(tǒng)一標準,打造長期、完善的保護工作機制。
農工黨北京市委還建議,創(chuàng)新組織體制建設,成立首都專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設立“首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聯(lián)盟(工作中心)”,切實承擔起首都金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風險提示、糾紛化解、案件處置、機構協(xié)調、補償救濟等相關工作,從根本上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經濟利益。同時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宣傳教育工作,整體提高金融消費者的選擇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金融 保護 農工黨 北京市委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