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紀檢人應當弘揚“啄木鳥”精神

2017年06月27日 14:44 | 作者:張霞 | 來源:紅網(wǎng)
分享到: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貴州省檢查紀檢監(jiān)察工作強調(diào)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當好政治生態(tài)“護林員”,以新面貌新氣象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6月23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無獨有偶,2015年5月8日至10日,王岐山同志到浙江省調(diào)研時要求紀委要在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創(chuàng)新執(zhí)紀監(jiān)督方式,強化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要有“啄木鳥”精神,治病樹、拔爛樹,保護森林。

時隔兩年后,王岐山同志再次強調(diào)紀檢人要當好政治生態(tài)“護林員”,這充分說明,王岐山同志就是要求紀檢人應當弘揚“啄木鳥”精神,自始至終做黨的“啄木鳥”。

為何王岐山同志對“啄木鳥”情有獨鐘呢?唐朝詩人元稹《有鳥二十章》其八詠曰:“有鳥有鳥名啄木,木中求食常不足,偏啄鄧林求一蟲,蟲孔未穿長觜禿。”其大意是:有種鳥名叫啄木,它在樹木中尋食,永不滿足。啄遍了樹林,只為尋找到一只害蟲,蟲孔還未穿,長嘴已磨禿。詩句寫出了啄木鳥啄木求食的生活特性,詩人對其造福人類、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品質(zhì)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的確,“啄木鳥”別稱“森林醫(yī)生”,雅號“志木”。它有一雙銳目,嘴如鑿,舌如鉤。有人科學地統(tǒng)計過,一片10公頃的森林,只要有一只啄木鳥天天巡護,就不用擔心發(fā)生蟲災??梢?,“啄木鳥”的一生就是:鑿洞捉蟲,生命不息,捉蟲不止。由此,王岐山同志把紀檢人自喻為“啄木鳥”之深意顯而易見。那么,作為一名紀檢人,怎樣做好黨的“啄木鳥”呢?

唐朝詩人朱慶余在《啄木兒》中贊道:“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終日與君除蠹害,莫嫌無事不頻飛?!惫P者以為,紀檢人做好黨的“啄木鳥”,首先要有其銳目。紀檢監(jiān)察工作是要明察秋毫的,這就要有像“啄木鳥”一樣的銳目,憑著自己的眼睛,在一片森林中找到有蟲子的樹木,在一棵棵樹木中能找準樹皮上的病灶,從“秋毫”之中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案件苗頭,從而發(fā)現(xiàn)、查出一件件違法違紀案件。其次要有其強喙。我們知道,腐敗分子一般都是偽裝者,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他們會用許多偽裝的方式,制造一層層厚厚的“皮”,把自己偽裝起來。那么,紀檢人就要像“啄木鳥”一樣,緊緊盯住問題,果斷堅決地出手,用喙像鑿子一樣,矢志不渝,鑿開樹皮,挖出“害蟲”,從而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之目的。最后要有其利舌。興林必除害。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也必需像“啄木鳥”那樣,發(fā)現(xiàn)了蟲子就要用其利舌把躲在深處的害蟲粘住鉤出,保證樹木的健康。這就要求我們紀檢人就要像“啄木鳥”一樣,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當好黨的“啄木鳥”,挖“爛樹”、治“病樹”。

啄木鳥“無干于人,惟志所欲”,它終日捉蟲,不占雕梁,但使千林蠹蟲盡,腹餒又何妨。因此,我們紀檢人當讀懂王岐山同志當好政治生態(tài)“護林員”、要有“啄木鳥”精神的深意,力爭做好黨的“啄木鳥”。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啄木鳥 紀檢 精神 王岐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