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2017年千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盤點2018年工作重點

2018年01月02日 08:00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等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qū),每個駐村工作隊一般不少于3人、每期駐村時間不少于2年……歲末年初,《關于支持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貧困村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瞄定2018年精準脫貧的政策陸續(xù)發(fā)布。全社會正行動起來,盡銳出戰(zhàn)。

2017年,廣大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1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值得一提的是,共有2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在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又邁進了一步。一組組數據、一個個故事、一張張笑臉,源于“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初心和承諾,凝聚著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奮斗與偉大。2018年,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貧困縣摘帽,更多貧困戶擺脫貧困,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編 者

2018年扶貧工作八大重點

□確定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縣摘帽計劃

□制定3年行動指導意見

□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qū)的精準支持

□抓實推進精準施策

□開展作風專項治理

□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fā)內生脫貧動力

□完善督查巡查和考核評估機制

□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

貴州赤水大同鎮(zhèn)民族村脫貧戶趙慶龍

4口人3畝田,90歲的母親有高血壓,兒子剛讀初中,趙慶龍夫婦原來勉強維持生計。后來,趙慶龍患重病,四處求醫(yī)花光了積蓄。

自從一家人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鎮(zhèn)里結對幫扶的黨員干部周蕾三天兩頭往他家跑,陸續(xù)幫他解決“生態(tài)護林員”工作、辦理村集體經濟利益聯結分紅,還給他母親申請了養(yǎng)老保險和高齡補貼、給他兒子讀書申請了教育補助。

如今,算上各種收入、補貼,趙慶龍一家順利脫貧?!安荒軡M足于脫貧,我也要致富,要和大家一樣過上好日子”。趙慶龍想放開手腳搞泥鰍養(yǎng)殖。自家門前5塊田改建池塘,投入幼苗5萬多條。

“我們太支持了!扶貧就怕老鄉(xiāng)們躺在國家政策上睡大覺?!敝芾賻兔ι暾埩?萬元“特惠貸”資金,拉來水泥等材料用于修池塘,還安排他參加養(yǎng)殖技術培訓。泥鰍長勢很好,部分已經可以上市銷售。經常有群眾來咨詢泥鰍養(yǎng)殖技術,趙慶龍都積極傳授,“我準備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注冊一個小微企業(yè)?!?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14px;">(黃嫻 翁永學)

重慶萬州新鄉(xiāng)鎮(zhèn)萬順村村主任陳瑛

幾年前,陳瑛被選為村委會主任。曾經是個打工妹的她,急著給貧困的小山村找出路。沒過多久,鎮(zhèn)上組織村干部到一個村考察。同樣是山里,同樣只有老人孩子在家,為啥人家一戶一年掙幾萬?她不甘心地追著問。

“我們建了個專業(yè)合作社,把柑橘產業(yè)做大了。”

“有專業(yè)合作社就富裕了,那我們也要有?!标愮敃r心里就一個念頭?!碍h(huán)境閉塞,鄉(xiāng)親們思想更閉塞。要流轉土地,一半以上的人不同意?!标愮f,小組會就開了八九次。單獨上門做工作,最多的一家去了10來次。

靠著這股韌勁,陳瑛愣是把最執(zhí)拗的村民都磨服了。村里建起麻竹加工廠,有了血橙合作社,只會種糧食的老農民,現在多的一個月能掙5000多元?!按謇镌诩移甙税偃?,都是老人孩子,比過去,一年能多掙30多萬元?!标愮f,靠著脫貧攻堅的政策支持,村里人告別了危房和泥巴路?!敖衲?月采果,一畝有五六百斤呢,我們不會再受窮了?!?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14px;">(本報記者 蔣云龍)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協作扶貧干部王純國

“土生土長的江蘇鹽城人,過去一直在家鄉(xiāng)工作。”初上高原,王純國既被第三極的壯美所震撼,也為大西北的貧瘠所觸動。當過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的王純國經常下鄉(xiāng),卻都比不上去同德報到時辛苦,“汽車跑了大半天,路兩邊不見草木”。到了縣里,王純國掛職副縣長。

“全縣6萬多人,藏族人口占九成?!蓖跫儑f,為推進援建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他牽頭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實地督促檢查。

王純國喜歡抓著縣里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負責人聊天,但不是閑聊侃大山,“而是分享沿海地區(qū)好的發(fā)展理念、工作模式?!彼群蠼M織25名縣直部門、鄉(xiāng)鎮(zhèn)、村社干部赴蘇州、南京考察學習,并邀請專家到同德開講座、傳經驗,在縣里掀起頭腦風暴。目前,鹽城市多所學校、醫(yī)院、企業(yè)和同德縣達成結對共建,“我們同心協力,同德就能真正小康。”(本報記者 王錦濤)

西藏拉薩城關區(qū)區(qū)長劉亮

“查果家的牛養(yǎng)得不錯啊,牛奶質量好,肯定能賣好價錢。”會議剛結束,拉薩市城關區(qū)區(qū)長劉亮點開手機里的精準扶貧APP查看貧困戶信息,基本數據、動態(tài)監(jiān)測、脫貧與返貧管理一應俱全。

查果老太太是白定村“資深”貧困戶,以前和兒子、兒媳月收入加起來不到2000元。后來,區(qū)里在白定村建了高標準奶牛養(yǎng)殖中心,安排老太太喂牛,兒子開飼喂車,包吃包住一家子一年能掙10萬元。

“發(fā)展凈土產業(yè)是我們脫貧攻堅的首要舉措,核心就是增強貧困戶自身的造血功能。”劉亮說,一個個凈土產業(yè)項目落地生根,為大量貧困戶提供就業(yè)保障,“愿干活、有活干、能掙錢,貧困戶就能摘掉頭上的‘帽子’?!?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inherit; font-size: 14px;">(本報記者 袁 泉 鮮 敢)

策劃:王軍、吳燕、蔣雪婕、呂莉、黃超、吳月、劉書文

參與采寫:本報記者史自強、魏本貌、王漢超、朱佩嫻、張文、阿爾達克、瓊達卓嘎

制圖:蔡華偉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2017年 千萬農村貧困人口 脫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