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中醫(yī)治療過敏有巧方
北京中醫(yī)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劉樹椿介紹,對過敏性疾病的治療,目的不是改變過敏性體質(zhì),而是控制其引起的癥狀,使患者能夠比較健康地生活。因此,應(yīng)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找到引起過敏反應(yīng)的過敏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各種自然療法,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針對不同過敏病癥,我們可采取以下中藥治療方法:
1. 過敏性皮炎:用綠茶10g,馬齒莧30g,黃柏15g,石葦15g,蒲公英30g,桑葉10g,野菊花15g,水煎煮之后放涼,在過敏的局部冷敷。還可用性味甘涼,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作用的活螃蟹搗爛外敷,用來治療生漆過敏引起的毒熱蘊結(jié),皮膚紅腫。
2. 過敏性鼻炎:用元參15g,川烏10g,草烏10g,白芷15g,金銀花20g,柴胡10g,薄荷10g,鉤藤30g,加水2000ml,煎煮至1000ml。先用鼻子小心地吸入熱氣,從口中呼出,反復(fù)多次,后洗頭部。早晚各1次。每劑藥可熏洗2天,2劑藥為1療程。
3. 過敏性哮喘:用蛋黃10個,冰糖100g,米酒500ml。蛋黃與冰糖混勻打散,使冰糖溶化,再沖入米酒,放置10日后備用。每晚服1次,每次30ml。服至病愈為止。此藥酒能夠補肺潤燥,補脾和胃,化痰止咳平喘。另外,可以用山柰7g,雄黃3g,高良姜7g,桂枝9g,佩蘭7g,樟腦3g,冰片2g。先將山柰、雄黃、良姜、桂枝、佩蘭研為細末,再加入樟腦、冰片研細混勻,裝入用絹做成的小囊中,每個裝3g。將藥囊掛在胸前,或放入衣兜內(nèi),每日佩帶6小時以上,也可起到一定的預(yù)防作用。
4. 中藥脫敏:可選用清熱涼血化濕方(由生地、生石膏30g,知母、玄參、生梔子、牛蒡子各9g,茯苓皮12g,通草、蟬衣、生甘草各6g組成),以及地芍解毒湯(由生地、赤芍、梔子、地膚子、茯苓各12g,丹皮10g,黃芩、茵陳、薏苡仁各15g,白術(shù)、當(dāng)歸各4g組成)等來治療。由于邪熱在體內(nèi)郁結(jié),所以不僅要清熱,還要配通大便的藥物,使熱邪從體內(nèi)排出,給邪以出路。大便次數(shù)達到每天2-3次時為佳。常用的通便藥有生大黃、澤瀉、羊蹄根、薏苡仁等。還可選用麻黃、防風(fēng)、槐米、黃連、苦參、靈芝、秦艽、郁金、水牛角、黑大豆、細辛、忍冬藤、沙參、野菊花、金銀花、連翹、生藕節(jié)、紫草等有抗過敏作用的藥物。
劉樹椿介紹,除了服用中藥外,我們還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來防止過敏:平時可點按關(guān)元(臍下4寸),足三里(髕韌帶外側(cè)向下3寸,脛骨向外1寸),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氣海(臍下1.5寸)等穴位,來升提人體的正氣。而在過敏發(fā)作,皮膚瘙癢之時,則可以用曲池(曲肘時,肘橫紋盡頭處),血海(髕骨內(nèi)側(cè)向上2寸),三陰交(內(nèi)踝尖向上3寸),神門(手掌腕橫紋尺側(cè)盡頭處)等穴位。還可在耳穴的肺、神門、腎上腺、皮質(zhì)下等穴位上,用膠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按壓,以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此外,劉樹椿建議,有過敏癥狀的人群應(yīng)在飲食上多加注意。比如,豆類、綠色蔬菜等含鈣多的食品,可以幫助穩(wěn)定細胞膜,減少炎癥性滲出,防治浮腫。小白菜、西紅柿、柑橘、檸檬等食品富含維生素D,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毒能力。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則可以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道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能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卷心菜、花菜、芝麻等食物,則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此外,黑木耳和蘑菇也是不可缺少的食物。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中醫(yī)治療 過敏 自然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