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人民日報民生三問:貧困殘疾人 幫扶咋精準
貧困殘疾人 幫扶咋精準(民生三問·關愛殘疾人④)
本報記者 潘 躍
貧困殘疾人是困難群體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幫扶更需精準施策。目前,貧困殘疾人群體在增收、教育、照護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亟須有針對性的幫扶。
業(yè)內(nèi)人士建議,未來應強化對貧困殘疾人的兜底保障,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的醫(yī)療救助;逐一解決貧困家庭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問題;綜合施策,加快落實貧困重度殘疾人的托養(yǎng)照料服務。
扶貧無盲區(qū),對癥需精準。殘疾人群體是扶貧工作短板中的短板,如何精準施策、更有效地幫扶,關系到脫貧攻堅大局。目前,貧困殘疾人群體規(guī)模有多大?需要哪些幫扶?如何推進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成員、中國殘聯(lián)副理事長程凱。
問
貧困殘疾人
到底有多少
記者:精準幫扶可以事半功倍,真正有效解決殘疾人群體的切實困難。近年來,殘疾人扶貧工作投入了多少努力?取得了哪些進展?
程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扶貧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迎來重大歷史機遇。
一是進一步被納入國家扶貧開發(fā)大局,并重點推進?!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大貧困殘疾人康復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訓、托養(yǎng)服務實施力度。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zhàn)略下的貧困殘疾人脫貧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二是貧困殘疾人數(shù)量逐年減少。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貧困殘疾人家庭“兩不愁、三保障”得到較好落實。5年來,有超過500萬的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家庭生產(chǎn)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300多萬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貧困殘疾人通過實用技術培訓掌握了1門以上的勞動技能,44.5萬貧困殘疾人家庭通過實施農(nóng)村危房改造,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8.3萬貧困殘疾人通過康復扶貧貸款支持,有效緩解了生產(chǎn)資金短缺的困難。
三是助推了保障貧困殘疾人脫貧制度的建立。國務院制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下稱“兩項補貼”)制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其中“兩項補貼”制度已在全國所有行政區(qū)劃內(nèi)建立,2100萬人次殘疾人從中受益,“兩項補貼”已成為當前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的重大制度支撐。
“十二五”前,全國貧困殘疾人的數(shù)量還有近千萬,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zhàn)略的不斷深入,貧困殘疾人數(shù)量逐年減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都有百萬左右貧困殘疾人出列。
經(jīng)核實比對,截至2017年底,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的數(shù)量仍有281萬多人。這些貧困殘疾人中,一是重度殘疾人占比大。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就有152萬,占到了貧困殘疾人總數(shù)的54%。二是分布分散。深度貧困地區(qū)占比高,非深度貧困地區(qū)插花分布的貧困殘疾人也不少。三是致貧原因既有收入低造成的“貧”,更有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困”。貧困殘疾人由于環(huán)境的障礙,自身發(fā)展能力弱,收入來源有限,家庭支出大,是典型的支出型貧困,是特殊困難群體中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
問
源頭拔窮根
要邁幾道坎
記者:要從源頭上拔掉“窮根”,幫扶還存在哪些難點?
程凱:貧困殘疾人家庭增收難,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兩項補貼”等轉(zhuǎn)移性收入;貧困殘疾人家庭支出大,有慢病和大病、病殘一體者多,長期服藥和門診報銷困難,特需康復支出大,家庭醫(yī)療自費支出比例仍然不小。
同時,精神、智力和重度肢體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不及時,接受義務教育難度較大,既給家庭帶來照護負擔,又造成殘疾兒童失學;成年精神、智力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即使“脫了貧,也解不了困”的矛盾十分突出,貧困重度殘疾人的托養(yǎng)照護需求迫切;困難家庭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和家庭無障礙改造嚴重不足,貧困殘疾人生活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普遍較弱,貧困殘疾人的獲得感不強,一些家庭生活質(zhì)量亟待提高。
從幫扶的角度講,目前的難點在于:貧困殘疾人數(shù)量多,占比大。未來3年,每年至少要減少100萬以上的貧困殘疾人,才能確保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時間緊、任務重;鄉(xiāng)村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不足,農(nóng)村康復、特殊教育、托養(yǎng)等殘疾人服務資源有限,專業(yè)服務人員極為匱乏,無法服務兜底保障貧困殘疾人的特殊困難需求。
對于貧困殘疾人的特惠扶持政策宣傳還不到位。一些貧困地區(qū)對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康復服務、特殊教育、家庭無障礙改造政策不了解,落實政策滯后。對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的特殊性和難度認識仍需提高。部分地方把貧困殘疾人的致貧原因都歸結到“因病致貧返貧”的范圍,沒有科學精準到多數(shù)殘疾人貧困戶因殘障致貧而非疾病致貧的特殊致貧原因上。還有一些地方還未對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把貧困殘疾人家庭與一般貧困戶同等對待,僅能享受到普惠的扶持政策,沒有針對貧困殘疾人家庭的特殊困難和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和幫扶措施。
問
服務更精準
該從哪入手
記者:如何切切實實從衣、食、住、行,聽、說、讀、寫,為貧困殘疾人提供精準服務?
程凱:未來3年,要按照中央部署,聚焦深度貧困地區(qū)和特殊貧困群體,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進一步強化對貧困殘疾人的兜底保障。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的醫(yī)療救助,進一步降低貧困殘疾人及家庭醫(y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為貧困重度殘疾人看病就醫(yī)提供便利服務,要確保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納入農(nóng)村低保范圍,真正實現(xiàn)“應保盡?!?,要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并隨著物價和實際支出情況建立動態(tài)調(diào)整機制。
逐一解決貧困家庭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問題。要根據(jù)殘疾兒童的實際情況和未入學原因,逐一制訂教育安置方案,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逐個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義務教育安置工作,加大對貧困殘疾學生的資助力度,在“兩免一補”的基礎上,提高補助水平,確保每一名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殘疾兒童少年都能有學上。
解決好貧困殘疾人家庭的住房安全問題。加快推進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進度,進一步提高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補貼標準;加快落實貧困重度殘疾人的托養(yǎng)照料服務。“給錢給物不如給服務”,托養(yǎng)照料是貧困重度殘疾人脫貧解困的最大期盼,要充分利用鄉(xiāng)村養(yǎng)老機構、福利設施、醫(yī)療機構、農(nóng)村集體閑置資源和住房,通過政府補貼、購買服務、設置公益性崗位等綜合措施,為有需求的貧困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托養(yǎng)、日間照料和鄰里照護服務,降低家庭照料護理支出成本,釋放家庭看護勞動力,改善其基本公共服務狀況和生活質(zhì)量。
加快解決貧困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和家庭無障礙改造需求。推進農(nóng)村殘疾預防,提高康復服務保障水平,不斷加強康復人才培養(yǎng)和康復設施建設,加快推動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讓貧困殘疾人更好地享受資產(chǎn)收益。在確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nóng)資金形成的設施農(nóng)業(yè)、光伏、水電、鄉(xiāng)村旅游項目等資產(chǎn)收益,以及土地流轉(zhuǎn)、宅基地使用、資源開發(fā)形成的資產(chǎn)收益分配過程中,優(yōu)先配置因殘致貧家庭,并適當提高折股量化和資產(chǎn)收益配置比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6日 13 版)
編輯:曾珂
關鍵詞:貧困殘疾人 幫扶咋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