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杜絕僥幸才能遠離詐騙
隨著各地高考分數(shù)的陸續(xù)公布,如何挑選一所心儀的大學成了當前考生和家長們關心的頭等大事。國家對于高考招生錄取等有透明、嚴格的制度規(guī)范,不過總有許多人“關己則亂”,結果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利用各種圈套實施詐騙。為此,近日各地的政法機關紛紛發(fā)布防范提示,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預防高考后多種針對考生的詐騙。
北京法院日前就近年來審理的涉招生錄取詐騙案件情況進行了通報,通報指出,利用升學、入學考試進行詐騙的犯罪分子,主要將目光集中在落榜學生、希望從軍學生、藝體生、非京籍學生等群體。為什么這些群體“最受傷”?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不法分子要么是編造所謂“領導”身份,要么是謊稱有所謂“內部關系”,然后就夸下??凇爸灰o錢就能幫人運作入學名額”。這些在平時原本不難識破的騙局之所以頻頻奏效,歸根結底是利用了學生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切心理和迷信“托關系、走后門”的僥幸心理。
面對此類詐騙,政法機關的事后打擊只能做到亡羊補牢,事前預防警醒才是關鍵。騙局往往聲稱可以繞開正規(guī)的高校招錄程序,許多落入圈套的考生和家長也正因此而錯過了大學錄取的機會,等到受害人發(fā)覺后再由政法機關介入打擊往往為時已晚——畢竟,即使挽回了經(jīng)濟損失,也挽不回在人生十字路口上耽誤的機遇。
事實上,要想杜絕考生和家長們的僥幸心理,信息的透明、通暢至關重要。高考一結束,考生和家長往往都是第一次碰上高考招錄,面對復雜的高考錄取規(guī)則、各類高等教育的不同辦學特點與學籍管理方式等,難免產(chǎn)生信息焦慮進而“病急亂投醫(yī)”。特別是在一些不發(fā)達及貧困地區(qū),由于信息不順暢、不對稱導致的招生詐騙屢見不鮮。對此,政府部門可以想辦法讓公眾更加及時充分地了解到,國家的高校招生制度早已對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資格及有關考生資格、招生計劃、錄取信息、考生咨詢及申訴渠道等予以了公開,所謂的“內部指標”都是騙局。不留死角的信息通報和防騙宣傳是幫助考生和家長學會保障自身合法權利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
針對高考學生的詐騙害人不淺。面對此類詐騙,除了政法機關、教育部門要在防騙知識普及、打擊詐騙犯罪等方面作出持續(xù)努力,同時也要清理清除人們習慣性相信“走捷徑”“托關系”等投機心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詐騙 考生 高考 家長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