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律服務

三心”巧架“連心橋”

2020年11月18日 09:15  |  作者:張丕光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江蘇省鹽城市鹽城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城街道用真心、耐心、恒心化解信訪矛盾,信訪重點工作和關鍵敏感節(jié)點安保維穩(wěn)取得長足提升。

用“真心”體現為民宗旨

新城街道北舍村居民張某(化名)反映,2017年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2018年安置在雨露花園,車庫編號001。由于前期有居民安置時,因車庫(編號002)存在質量問題調換成了001號,這說明張某反映的車庫被調換問題屬實。街道北舍村村干部多次與張某協商解決問題,但張某堅持要求調換成原車庫。因001號車庫已安置,無法調換,現又無合適車庫調換給張某,后經街道信訪辦工作人員實地走訪,多次與張某商談,同時積極與新城公司、街道安置辦部門等協調,最終將矛盾化解。

用“耐心”把握工作主動

新城街道陽光社區(qū)居民陳某(化名)因房屋拆遷問題多次信訪,雖然該信訪事項經街道辦事處、區(qū)管委會、市政府按照《信訪條例》規(guī)定進行了答復、復查、復核,信訪事項三級程序已終結,但考慮到陳某的實際情況,本著徹底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街道成立專門工作組主動協調,耐心細致做好解釋疏導。經過數次耐心地與陳某溝通、協調和政策講解,最終達成一致,將矛盾徹底化解。

用“恒心”防止問題反彈

新城街道南舍村村民王某(化名)因項目開工建設,種植的莊稼受到損壞未收到賠償,多次通過紀委投訴,在陽光信訪、網上投訴等渠道進行上訪。由于王某對現行的莊稼補償標準不認可,漫天要價,致使街道信訪辦多次協調未果。工作人員沒有輕言放棄,街道黨工委聯合多部門對王某反映的問題逐一回頭看,查找問題源頭,本著實事求是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初衷,多次與王某溝通、解釋、做思想工作,最終就賠償達成一致。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城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政法委)

編輯:何方

關鍵詞:信訪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