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藝文
清明野蒜香
跟妻子爬山回來,路旁有村民擺攤賣新鮮蔬菜,妻子走近要買小蔥,可當我付了款,卻發(fā)現(xiàn)嫩白的莖根垂著個圓疙瘩,我盯著妻子笑:“那是小蔥嗎?”妻子也發(fā)現(xiàn)買錯了,準備退回菜攤,我扯過妻子的手:“野蒜比小蔥有營養(yǎng),中午我就給咱露一手,炒一盤野蒜炒肉片?!彪S后接過野蒜,湊近鼻尖輕輕聞了一下,一股清新的野蒜特有的氣息,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時光。
在老家鄉(xiāng)下,每年清明前后,田地里、草叢中或高高的鹼畔上,隨處可見一撮一撮蔥綠的野蒜在春風中輕舞曼妙,野蒜和大蒜的葉子外形很相似,都是中空的扁平葉子,呈對折狀逐漸向葉尖變細。只是大蒜的葉子寬而肥厚,野蒜的細葉則要靈巧很多。野蒜鮮嫩,此時蒜疙瘩(塊莖)已經(jīng)形成,生吃辛辣嗆鼻,是那種刺激而野性的辣。
入夏以后,挺喜歡在田間地頭觀賞野蒜的花簇,六角形的花瓣兒,白中透著紫暈,一朵朵簇擁在一起,狀若撐開的小傘。或許是氣味濃烈的緣故,莖葉花朵很少有螞蟻等小蟲子爬過,也很少見蜜蜂蝴蝶光臨,宛若鄉(xiāng)間隱居的清麗女子,自然且恬靜。
當然,我們是等不了野蒜開花的,每天放學后或周末,我跟姐姐都會提著籃子,拿著鐮刀和小鋤頭,邊割豬草邊挖野蒜。野蒜常叢生,只要發(fā)現(xiàn)一株,附近就會有幾株在沖你點頭致意。
回到家,姐姐把洗凈的野蒜切碎,用鹽腌制一會,再拌入紅辣醬,馬上一盤美味的涼拌野蒜就做好了。我偷著夾了一筷子,一股辣爽中又蘊含著野蒜的清香,細細品味,跟母親菜地里的小蔥,截然不同的味道。而野蒜炒肉片,是母親最拿手的菜肴。母親在鍋里煎了豬油,肉片在鍋里不斷翻炒,快熟了后倒入小蒜,鍋里“滋滋啦啦”騰起白霧氣,滿屋子飄溢著一股濃濃的野蒜味道,讓人口舌生津。此后很多天,每頓飯都會有一道野蒜的菜肴,比如野蒜炒土豆片,野蒜炒雞蛋、野蒜炒豆腐等,多年以后,回想起野蒜那特有的香味,仍讓人回味無窮。
漸漸長大后,對野蒜有了更深的了解,野蒜不僅是我們童年物資缺乏時果腹的食物,還有很多藥用功效,從《本草綱目》等記載得知,小蒜有消脹止痛、散寒祛痹、下氣行滯等作用,野蒜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野蒜的鈣、磷等無機鹽含量也很高,經(jīng)常食用有利于強健筋骨。如今隨著綠色食品的暢銷,生長于鄉(xiāng)野的野蒜也登堂入室,很多大酒店推出的野蒜時令菜肴也頗受注重養(yǎng)生的市民歡迎。
轉眼,又到了野蒜飄香的日子,讀到李商隱的詩句“薤白羅朝饌,松黃暖夜杯”,不禁想起童年挖野蒜的青蔥時光,又念起母親做的鮮美的野蒜菜肴。那特有的野蒜清香,猛然喚醒我遺失的味蕾記憶,那應該是久違的大自然的味道,是萬木爭春的味道,更是一抹鄉(xiāng)愁的味道。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野蒜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