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要聞

筑牢防騙網(wǎng),守好“養(yǎng)老錢”

2021年06月11日 17:20  |  作者:賈亮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近日,銀保監(jiān)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fā)布風險提示,披露了以“投資養(yǎng)老”、“以房養(yǎng)老”等名義,對老年人實施金融詐騙的套路。

近年來,銀發(fā)經(jīng)濟引來眾多投資者的眼光??稍谝恍┤搜壑校^老年人的錢好賺,只是因為老年人好騙。他們不是通過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讓老年人甘心情愿地掏錢,而是通過各種編排好的話術、通過一個個精心炮制的騙局,用套路掏老年人的腰包。

既然是套路,必然有套;既然是騙局,必然有局。涉老詐騙花樣繁多且屢試不爽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騙子設的套和局相當有針對性。其中,以“投資養(yǎng)老”、“以房養(yǎng)老”騙局最為典型。老人們有擔憂,卻抵擋不住旅游、參觀、贈送禮品等天上掉餡餅的誘惑;對遠超正常范圍的高額收益率未必沒有疑心,卻在一個個比子女都親的推銷人員面前敗下陣來。于是,很多老人明知不懂還要參與,圖小便宜吃大虧的悲劇一再上演。

對以老年人為目標的各種詐騙案件,國家有關部門始終采取高壓態(tài)勢,破獲了不少大案要案,抓獲了眾多犯罪嫌疑人。然而事后嚴厲的查處,讓犯罪嫌疑人得到相應懲罰,都不是上策。因為詐騙的辦案成本高、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員多,而且就算抓住了人,詐騙所得也早已揮霍殆盡,基本上很難如數(shù)追回。所以,事前防范遠比事后追回更重要,千萬不要等受騙了才看清騙子的真實嘴臉,追悔莫及。

對上當受騙的老年人不能一味地埋怨,更不能苛求每一位老人都具備防范詐騙的能力。在相關部門加大打擊力度、提升老年人防騙意識的同時,全社會都應該行動起來,共同打壓針對老年人的詐騙空間。比如,既然詐騙團伙經(jīng)常在公園、超市、小區(qū)等公共場合擺攤設點,那就動員相關主體把好關、備好案。要知道,不擔責任只收錢,無異于給詐騙團伙撐腰壯膽。


編輯:劉慧瑩

關鍵詞:老年人 詐騙 防騙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