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博物志 市場 鑒賞 人物 古玩

首頁>收藏>鑒賞

?仇英《竹梧消夏圖》里的夏日清涼

2021年08月05日 14:54  |  來源:收藏快報
分享到: 

仇英《竹梧消夏圖》_b

仇英《竹梧消夏圖》

■山東棗莊 鄭學富

明代繪畫大師仇英(1482—1559),江蘇蘇州人,字實父,一作實甫,號十洲,初為漆工,后改學畫,拜周臣為師。善畫人物、鳥獸、山水、樓觀、舟車之類,皆秀雅鮮麗。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仇英的山水畫善于臨摹古人,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青綠山水,工細雅秀,色彩鮮艷,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既有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tǒng),又融入文雅清新的筆墨情趣。其《竹梧消夏圖》(見 圖),絹本設色,縱45、橫37厘米,武漢市博物館藏。畫面主題為山水之間夏日消暑的別樣情趣。畫中的遠處青山疊翠,起伏連綿,煙霧沉沉,近處山坡平緩,地勢開闊,翠竹疏朗,山溪清清,潺潺而流。竹林之中,有二人相對而坐,他們長髯拂胸,身穿寬袖長袍,仙風道骨,正侃侃而談。看上去氣度悠閑,神情淡定。飄逸的人物和幽靜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早已忘記了炎熱,猶如置身于清涼仙境。山溪之畔,一株梧桐樹挺拔參天,樹冠盈畝,郁郁蔥蔥,濃陰下,一座水閣立于溪水之上,翹脊高啄,飛閣聳翠,水閣三面通透,一面為山水畫照壁。水閣中幾案上擺放著書卷等。一人坐于凳上,斜倚亭臺之欄,手持羽扇,輕搖納涼,他目視清澈的溪流,似傾聽涓涓流水,又像聽山林陣陣濤聲,也許是靜聽竹林二友的交談,若有所思,好像在構思詩文辭賦。

《竹梧消夏圖》色彩鮮艷,遠山近景,虛實結合,勾勒井然有序,布局爽朗開闊,結構嚴謹,優(yōu)雅合理,融山水、亭閣、林木于一體,雖繁密而不失節(jié)奏,山水青綠寫意,竹林、梧桐刻畫自然,翠竹挺拔,桐葉搖曳,山野幽靜,如置身其中。人物刻畫細膩,表情豐富,形象逼真,閑云野鶴,隱士雅意,栩栩如生,整個畫面充滿了文人畫的傳統(tǒng)筆墨韻致。觀之令人涼意頓生。

在酷暑炎熱的季節(jié),古人消夏是借助大自然的環(huán)境,走進山川河流,融入綠樹翠竹之中,心靜自然涼。其納涼方式不僅環(huán)保低碳,而且情趣盎然,洋溢著詩情畫意。此圖意境極像唐代詩人王維的藍田山別墅。這里林木茂密,山澗淙淙,館舍、房屋散布其間,每到夏季,山風習習,涼爽怡人,王維和文友們在此度夏避暑,垂釣飲酒,談論詩文,修身養(yǎng)性,過著悠閑自在的隱居生活。他在《竹里館》一詩里寫過自己的隱居快樂感受:“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比姼裾{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融為一體了。宋朝詩人楊萬里喜歡在皎潔的月光之下,清輝孤影,來到搖曳的竹林中,聽著夏夜里悅耳的蟲鳴,夜深氣清,盡管沒有涼風送爽,但悶熱暑氣頓消,于是他寫下《夏夜追涼》詩:“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p>

《竹梧消夏圖》右下角處有題款:“仇英實父制”,下有朱文篆書“實父”印一方。畫軸右側綾裱上有“仇十洲畫”四字楷書題簽。近代繪畫大師、書畫收藏鑒賞家吳湖帆在右下題跋“此四字乃南皮張文襄手筆也,圖中有孝達審定印”。文襄是晚清中興名臣張之洞的謚號,孝達是其字,所以此畫曾一度為張之洞所藏。并說“甲戌二月吳湖帆得于海上”,“甲戌”即1934年,“海上”即上海。此年吳湖帆41歲,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及董事身份受北京故宮博物院邀請,前往北京鑒定文物并擔任故宮評審委員。吳湖帆在左側綾裱上題跋:“清峭流麗,鋒穎如棱,乃是十洲本色。人以刻畫求之,便非真鑒。實實父筆墨在文唐之間,不難辨也。至于款字,仍學衡山,頗似五峰、休承。其畫細者居多,且未登大年,故真跡鮮傳耳?!痹u價了仇英的畫和書法,對鑒賞仇英作品具有定性的作用。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仇英 竹梧消夏圖 夏日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