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藝文
盛放 那些永不凋謝的精彩
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運城博物館、5月18日,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在古絲路東方起點西安,召開了盛大的中國-中亞峰會。這一天,還是國際博物館日!這么多重量級的喜事接踵而來,令我萬分激動,振奮不已!
作為一名文物考古研究工作者的子女,我深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價值觀念而驕傲。我仿佛看到那些洋溢著中華民族精彩篇章的文明根脈,在世界舞臺上閃耀著偉大的光芒。
我的父親董長君先生,是一名文物考古和唐代文化研究專家,是國家文物局“文物博物館工作三十年”榮譽獲得者。父親的成就,來源于他的勤奮鉆研和一線考古發(fā)掘現場實踐。他參與主持了法門寺、大明宮、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等大遺址的考古發(fā)掘研究工作,父親筆耕不輟,碩果累累。他的著作,不僅向世人展示了盛世唐朝國家強盛和文化繁榮的歷史畫卷,還對當前經濟強盛后的國家發(fā)展和精神追求都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1976年,父親被調到西安大明宮遺址考古所工作,我們家也隨之搬到了位于大明宮含元殿遺址的家屬院。那時的大明宮考古所,位于西安最北端、極其荒涼的龍首原上。父親辦公地點就在麟德殿的遺址旁。雖然環(huán)境荒涼破敗,但在那里,有父親給外國元首講解大明宮歷史的身影;父親冒著酷暑、拿著皮尺,一步一步丈量麟德殿夯土層的步履;有父親苦口婆心勸說群眾不要往遺址亂倒垃圾的無奈。那時,我雖年幼,但這一幕幕的情形都刻在腦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偉大的唐朝是由我國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員發(fā)掘、保護和傳承。父親在大明宮考古所工作期間,對大明宮遺址進行了全面翔實的研究、考察和保護,提出了許多首創(chuàng)性觀點,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考古成果展現了中華文化燦爛成就,彰顯了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現在想來,正是像父親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專家,用堅韌不拔、治學嚴謹的精神,將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基因傳播和頌揚!他們是續(xù)寫大明宮精彩篇章的領航人,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人!
我的童年和少年歲月是在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度過的,從那時起,大明宮就開啟了我如夢如詩的精彩歲月和人生夢想。那時的含元殿遺址,就是幾個孤零零的大土包和遺留下來的縱橫阡陌的戰(zhàn)壕,還有荒無人煙的叢生雜草。但在那里,我度過了異常美麗的似水年華!因為在我的眼中,含元殿就是一段段父親講給我們的唐代故事、是自兒時起就立下的志向和夢想。至今,我仍然記得,在含元殿遺址上,有一塊巨大無比的石墩子,那個年代,由于孩子們玩樂工具非常有限,就常常把它當作溜溜板,在上面溜來溜去,童年的歡樂留在了那個不言不語石墩上。我曾好奇地問過父親:這塊大石頭是干什么用的?父親說:那是唐代含元殿的脊柱底座,是用來支撐宮殿的。父親說,大明宮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群! 在這里,唐代皇帝們曾接見過萬國來朝的外國公使、舉辦盛大的國宴。在父親的描述中,我一遍遍想象著當年恢宏壯麗的大明宮以及鼎盛無比的中國唐朝!從那時起,大明宮輝煌的影響力就陪伴我們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它讓我們知道:什么是風華絕代、國富民強!什么是大國夢想,精神品質!正是這些難能可貴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跨過一道又一道障礙,征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百轉千回,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父親喜愛中國的唐朝,風華絕代,人才輩出!他常給我們講解瑰麗多姿的唐詩、唐代歌舞的起源、不畏艱辛西天取經的唐僧故事;教導我們練習流傳千古的柳骨風華等書法。雖然,那時家貧如洗,但家中富藏了整架整架的唐詩宋詞、漢賦華章!這些鐫刻著中華民族基因的盛唐精神和風華絕代的藝術造詣,在父親超越時代的、傳奇般的培養(yǎng)中,鍛造了我們豁達明理、放眼世界和追求卓越的志向!我是如此幸運,在曾經聞名世界的唐朝宮殿遺址里度過美好而又博學的童年!想著父親給我講述的那些唐代的歷史和故事,在潸然淚下的同時,卻又如此向往拼搏奮斗、追求卓越的境界!這些美麗的畫面,常常隨風潛入我的夢中,又常常隨風飄向無垠的曠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于是,我翻閱那些經典華章,思考盛唐何以輝煌? 它不僅源于凝聚民族精神的智慧,更是源于融通世界的博大方略。因為融通了世界、匯聚了人才,帶來了大唐的繁榮與強盛!追求卓越、創(chuàng)造輝煌已成為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
后來,考上政府獎學金去國外學習,父親多次叮囑我:千萬不要去打工,國家送你去學習,一定要珍惜,你一定要像海綿一樣,吸取最多的知識,報效祖國,那才是最大的財富和成功。我記住了父親的話,幾乎每個晚上,我都是在學校圖書館度過的,從不虛度光陰!學成歸國后,經歷多崗位歷練,無論是在國際談判、海外投資和國際交往中,我心里想的是,我是大唐的女兒、是國之脊梁,要努力去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如今,無論我走過多少艱辛的路,翻過多少崇山峻嶺,我心里懷念的永遠是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大唐土地,我是大唐的女兒,大明宮是我的故鄉(xiāng),那些永遠磨滅不了的記憶,將永遠伴隨我們,努力拼搏,去實現國家強盛的更大夢想!
那年,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完成了對父親力作的翻譯,出版了《凝望長安:唐代的文化藝術》(英文版)。我以為,這是對考古人精神和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fā)揚,承載著歷史,凝結著記憶,推動新時代中華文明傳播和頌揚!
那月,在西安博物院舉辦了《董長君先生和燦爛的盛唐文化》,不斷傳承父親畢生為之奉獻、研究的唐代文學、詩歌、繪畫、雕塑等,激揚中華文化,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美好生活建設!
那日,我們抬著父親的塑像,特意去觀看了一場他最喜愛的《霓裳羽衣舞》,淚流滿面,天上人間兩茫?!?/p>
如今,身處京城,我依然會無數次地凝望長安,依稀看到拂去歷史塵埃的至美境界,看到美麗的大唐夢想,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
(作者系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北京市委副主委董曉莉 )
編輯:陳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