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資訊
這個“桂梅老師”觀眾認可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高口碑收官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正式在央視一套收官。一部有著人物原型的標準“英模劇”,不煽情不賣慘,走真正的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路線,成功地將教育題材電視劇拍成了既有價值表達,同時不乏趣味性和好看度的時代佳作。
濃墨重彩塑造女高師生
《山花爛漫時》以“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云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為原型進行創(chuàng)作,講述張桂梅堅定創(chuàng)辦云南省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用心血和汗水為山區(qū)教育譜寫新篇章的勵志故事。早在這部改編劇之前,電影《我本是高山》也對這個題材做過影視化改編。電影版因在人物設定和劇情表達上改編過多,最終導致風評不佳?!渡交€漫時》開播前,不少評論也認為要打個問號。
劇中,由演員宋佳出演的女高校長張桂梅,一開場就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華坪第一狠人”。她不會騎電動車也歪歪扭扭上路,把同事扔在半路只為趕時間解救女學生,面對醉酒的學生家長可以劈頭蓋臉地痛罵,而對縣里的領導也能時而笑臉相迎,時而出言直懟。對這個看上去瘦小,但渾身充滿能量的校長來說,她的人生全部圍繞著華坪女高而存在,圍繞著女高的學生們而存在。
故事最為讓人動容的部分,是花了大量筆墨來塑造華坪女高的教師團隊和學生們。故事深入展示了張桂梅創(chuàng)辦女高的動機,展示了張桂梅在創(chuàng)辦女高時遭遇的每一個具體的困難。從獨立學籍的實現,到支持資金的到位,從獨立的校舍、食堂等硬件環(huán)境,到激發(fā)在校師生的拼搏意志,張桂梅從不退卻,關關難過關關過。故事也并沒有在女高第一屆畢業(yè)生全員上線后戛然而止,而是將女高的故事延續(xù)下去,在女高八年的教導主任因家庭而離開,第一屆女高學生谷雨返校成為新一批老師,張桂梅的精神在新舊教師團隊的更替間得到了更為具化的體現。
擺脫個人英雄主義敘事
劇中女高每一個具體的學生,都得到了相當筆墨的書寫。從谷雨被酗酒的父親賣了三萬塊,到為了賺錢來上學的寧華,還有為了照顧母親而輟學的蔡桂芝,每一個華坪女高學生的人生困境都是具體而現實的。如果失去了讀書的機會,她們的人生可能就是在深山里早早嫁人生子,在家暴和貧窮里郁郁而終。張桂梅之所以堅持創(chuàng)辦免費女高,正是認識到當地存在多年的教育困境,更要徹底破除地方陋俗中的性別歧視。
從人物故事到時代背景,《山花爛漫時》借助張桂梅和她的姑娘們的故事,真正嘗試去觸及華坪女高背后的社會困境,擺脫了個人英雄主義敘事。故事的講述也沒有采取“苦大仇深”的賣慘方式,反而在很多細節(jié)上充滿了喜劇設計和幽默色彩。愛開玩笑的張桂梅經常與教育局局長、分管副縣長“相愛相殺”,生活的困難背后還有孩子們的早戀等插曲。借助輕松活潑的敘述方式,《山花爛漫時》塑造了一個能與普通人共情的活生生的張桂梅,也因此贏得了觀眾發(fā)自內心的尊重。
如今,《山花爛漫時》在劇迷的高評分中圓滿收官,這既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路線的勝利,也是英模題材表達創(chuàng)新的印證。該劇的創(chuàng)作者們并沒有囿于傳統(tǒng)的敘事習慣,真正地回歸“人”的視角,將角色具化為活生生的人。人格的魅力與價值觀的寶貴從來都是英雄人物真正動人的部分,深刻地理解并盡可能地還原英雄人物,才能更加凸顯出這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以及超越日常的偉大。記者李夏至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