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雕琢端硯 雕琢人生
——訪亞太地區(qū)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黎鏗
1978年我國正處在對文化大革命后的撥亂反正,百業(yè)待興之際,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進了廣東省肇慶市端溪名硯廠,當時擔任廠里雕刻技師的黎鏗如魚得水,他在眾多的端硯石中發(fā)現了一方石質上乘、石品名貴的罕見的麻子坑硯石時,欣喜若狂。后來他從葉劍英元帥的著名詩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得到了啟發(fā),黎鏗精妙的構思,高超的技藝在硯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獲國家輕工部一等獎的《星湖春曉硯》從此面世,在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工美事業(yè)發(fā)展史上留下了絢麗的一筆!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送給福田糾夫首相的《周總理詩詞硯》,以及2008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赴日本進行國事訪問時送給福田康夫首相的《中華圖騰硯》,均出自黎鏗之手。時隔30年,日本兩任父子首相,得到了兩任不同年代的國家領導人贈送的國禮端硯,見證了中日兩國人民的世代友誼。
在多年雕刻生涯中,黎鏗開創(chuàng)了將本土文化、當地風光與傳統技藝相結合的端硯藝術先河,精品迭出,他不同時期的端硯作品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走過起伏跌宕的人生歲月中,黎大師也利用手中的刻刀,精細雕刻著自己精彩的人生:1989年《七星巖古今名刻硯》獲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一等獎,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1997年《七星迎珠硯》被肇慶市人民政府選中贈予香港特首辦;1999年《中華九龍寶硯》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2006年,《盛世龍騰硯》,是廣東省委送給朝鮮國家領導人金正日的禮品;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8年,被輕工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89年,獲“全國勞模”稱號并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被國家文化部和國家郵政總局選為“新時期中國一百名藝術家”并發(fā)行明信片;2003年,雕刻的《南粵花開硯》作為廣東省長黃華華送給洋顧問的貴賓禮品;2007年入選“當代嶺南文化名人50家”……
“端硯技藝需要做好傳承,培養(yǎng)更多高端人才,這是端硯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面對目前端硯行業(yè)發(fā)展的情況,黎鏗認為要做好對端硯技藝人才的培養(yǎng),促進硯藝的創(chuàng)新,要注重對社會發(fā)展新時期下各種不同題材的挖掘,注入新時代內涵。過去端硯采制多為家族世襲,技藝父子相傳,秘不外宣。1958年,國營端硯廠成立,面向社會招工,打破了家族傳承的傳統。改革開放后,又有一批文化學者和書畫藝術家進入端硯創(chuàng)作的行列,他們的作品表現手法多樣,使端硯藝術出現了百花齊放的新氣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0年5月,黎鏗進一步打破門戶界限,一次收下33位來自中國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的業(yè)界精英為徒,拋卻門戶之見,納中華硯林賢才于一庭,開放、交流、傳承,以推動中國制硯藝術的發(fā)展,體現了這位硯藝大師的不凡胸襟和抱負,情撼山河,成為中國硯藝發(fā)展史上彪炳史冊的硯林盛事,澤被深遠。
“多苦少樂,人生的必然;能苦會樂,人生的坦然;化苦為樂,智者的超然。”黎鏗常以此勉勵自己。數十年的端硯藝術生涯中,黎鏗手持刻刀創(chuàng)作精湛端硯作品的同時,也分享著人生的苦與樂,探尋藝術真諦,書寫人生的輝煌!
黎鏗,太地區(qū)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端硯的領軍人物,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端硯專業(yè)委員會主任,第三、四、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委員會評委。
圖片說明:
1、 松鶴延年硯,31cm×42cm×6.8cm,端溪坑仔巖,2011年創(chuàng)作。該硯以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為內容,以旭日、青松、仙鶴等為飾,根據硯材的石質、石品、石形等特點而因石構圖、因材施藝、雕刻精美。
2、 廻文藝術硯,18cm×18cm×8m,端溪宋坑,2008年創(chuàng)作。該硯構思嚴謹,布局頗有特色,作品結合充滿中華文化元素的龍紋和書法,賦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刀法精美,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身。
3、 輕舟已過萬重山硯,26cm×43cm×13.8cm,端溪坑仔巖,2011年創(chuàng)作。 該硯塑造唐代詩人禮拜的詩詞意境,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4、 荷趣硯,27.5cm×38cm×6.5cm,端溪坑仔巖,2010年創(chuàng)作。該硯以荷葉、荷花、明月等為飾,呈現出一片和諧吉祥的景象,作品令人心曠神怡。
編輯:張英俊
關鍵詞:端硯 黎鏗 中國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