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碼“工匠精神”:也許還要有點“偏執(zhí)”
“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2011年,當裴先鋒站上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領獎臺時,中國技術工人的名字寫入了職業(yè)技能“奧林匹克”的史冊。
焊接項目銀牌,屬于當時21歲的裴先鋒。
技校畢業(yè)后,裴先鋒進入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第三工程處313工程隊,第一個工地就是當時熱火朝天的中國石油慶陽石化300萬噸/年煉油工程搬遷改造現場。
經常要在2毫米厚的鋼板上作業(yè),還要不斷調整焊接電流,這要求裴先鋒對焊接電流控制極為精確,不能有1安培的偏差。更難的是無論環(huán)境如何變化,焊槍都不能抖,哪怕有一點點偏差,都不能形成完美的焊接狀態(tài)。
“那時候焊道成形總是不好,我整個人像著魔一樣,白天干,晚上想,查找相關資料,在白紙上設計焊道的形狀、劃焊條的方法?!睗u漸地,他對每一個技術細節(jié)了如指掌。
“焊接是臂力、蹲姿、呼吸、耐力的完美配合,這需要長時間的學習,不斷犯錯,不斷改進。只有駕馭了鐵液,才能焊接出完美的內部結構、最佳的外觀?!?/p>
在完成我國西南地區(qū)第一個特大型石油化工項目——四川煉化一體化基地施工建設后,裴先鋒奔赴約旦,跟隨海外項目隊將中國工藝帶到世界舞臺。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電焊工人,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次焊接都做到最好,不走捷徑,就是我繼續(xù)成長的捷徑。”獲獎后,裴先鋒一直堅持這么評價自己。
編輯:楊嵐
關鍵詞:工匠精神 五一勞動節(jié) 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