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變老的中國需要新生力量

2016年11月03日 16:37 | 作者:陶舜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中國不能走日本的老路,刺激生育率的政策措施應該做得更完善,這就要求不僅應當盡快破除對自然生育意愿的人為限制,還應設法鼓勵不想生育的人生育,找到應對低生育文化的方法。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以驚人的速度崛起的同時,中國(人)在迅速地變老。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35%的人口將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專家指出,中國的老齡化擁有兩個世界第一:一是老齡人口數(shù)量世界第一;二是老齡化速度世界第一。

目前中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fā)展期。第四次中國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中國老年人口結構仍以中低齡為主,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占56.1%,70~79歲的中齡老年人占30%,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僅占13.9%。但是,再過10年,中高齡老年人比例將明顯上升,養(yǎng)老問題會更加突出。而且,很多老年人只有一個孩子,而他們的孩子也會逐漸步入老年,兩代人的養(yǎng)老問題可能形成乘數(shù)效應。

老齡化基本原因就是人口壽命增加和低生育率。殷鑒不遠,日本已多年深陷少子化、老齡化泥潭,日本少子化擔當大臣森雅子在2013年時甚至稱少子化為日本“國難”。如今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歷史最高值——27.3%。

不妨看看日本社會的日常:健身房和鋼琴培訓超過一半的會員是65歲以上老人,餐廳多是適合老年人的菜,容易嚼;為方便老年人購買一次性尿不濕,店里的存貨堆積如山,怕老人拎不動,便利店還提供配送服務。出租車司機幾乎都是老大爺,家政服務員基本也是老太太。65~69歲的老年人有一半左右還在工作。人人都會老,但從國家和社會的宏觀角度看,一個社會缺少年輕人口,注定缺乏生機與活力。

與日本不同,中國的老齡化浪潮來得比日本晚些。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只有76歲,世界排名還不算高,其對老齡化進程的作用還小。目前中國老齡化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生育率的長期低迷。全面二孩在部分地區(qū)遇冷也或多或少地證明,除了政策因素,一種低生育文化已經(jīng)形成。

20年前,日本就已實施刺激生育的政策,比如建立育兒休假制度,普及對傷病兒童的護理休假制度,擴增托兒所等育兒設施以及加強嬰幼兒和孕產(chǎn)婦保健服務等。甚至出臺《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等法律鼓勵生育。從2010年4月起,日本撫養(yǎng)15歲以下孩子的監(jiān)護人每月可獲1.3萬日元兒童補貼。日本各級地方政府還會普遍發(fā)放生育和入學祝賀金,第一個孩子一般為數(shù)萬日元,第二個孩子則增至數(shù)十萬日元,孩子越多祝賀金越高。至于幼兒園的費用,則孩子越多收費越低,甚至免費。一些大公司也為鼓勵員工生育實行3年產(chǎn)假制度。

然而,上述措施收效甚微。公眾價值觀已經(jīng)多元化,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即使有政府支持,養(yǎng)孩成本仍然高企。日本工會總聯(lián)合會曾稱,40%懷孕女性的育兒休假落實不了,不要說生育率了,連結婚率都很低。

值得警惕的是,不生育文化在中國也已悄然形成。中國不能走日本的老路,刺激生育率的政策措施應該做得更完善,這就要求不僅應當盡快破除對自然生育意愿的人為限制,還應設法鼓勵不想生育的人生育,找到應對不生育文化的方法。

人口政策應該知行合一,不能拖延,因為人口老齡化有一定的慣性和周期性??偠灾?,中國在變老,“造人”當及時。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老齡化 中國 生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