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你不了解的"大體老師":低齡遺體捐獻樣本不足1%
沒有骨灰的陵園 16年的數字只有“2097”
北京東南五環(huán)與六環(huán)間,有一處公墓,名叫“長青園”。每年清明時節(jié),這里都會迎來大量的祭奠哀悼者。與其它墓地不同的是,陵園一角的“生命”紀念碑處,密密麻麻地刻著一排又一排的名字。有些名字用可粘貼的點綴框了起來,有些名字旁邊小心地貼著不足一寸的照片,還要注意不擋住旁邊的名字——這是家屬從2097個名字中能給予親人的最后一點“特殊”哀思。
沒有骨灰,他們是遺體捐獻者?!?097”是截至2015年北京地區(qū)遺體捐獻的總數。北京志愿遺體捐獻工作始于1999年,公開數據顯示,1999年至2015年,北京市有19908人報名志愿捐獻遺體,2097人實現了遺體捐獻。不同于多家醫(yī)院可接受器官捐獻,北京地區(qū)只在三所醫(yī)學院校設置了遺體捐獻接受站,分別位于協和醫(yī)學院、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和首都醫(yī)科大學。這些遺體主要用于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由于北京地區(qū)禁止遺體買賣,因此志愿捐獻遺體就成了醫(yī)學院校實體解剖操作的唯一來源。首都醫(yī)科大學負責遺體接收工作的王老師介紹說,該校2016年接收了45具遺體捐獻,“比往年多點,2015年的數字是40?!北本┐髮W醫(yī)學部2016年也有所增加:“2016年是73,2015年63,” 北醫(yī)遺體捐獻站工作人員谷培良說,“2008年,遺體捐獻只是29具,記得當時老師告訴我,這個數字已經持續(xù)了七、八年了,之前都是負增長,直到2009年經媒體宣傳過后,數字才出現緩慢增長?!?/p>
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志愿捐贈遺體接受站2016年接收遺體147具,由于兒童遺體無法用于教學,僅限于科研,因此協和站目前不接收兒童遺體。“協和之所以數量較多,因為很多捐獻者是協和的病人,或者對協和有特殊的感情,因此指定到協和來捐獻遺體?!惫ぷ魅藛T表示。
從全市來看,2015年全年共收到235具捐獻遺體,與2014年的231基本持平?!敖鼛啄甓际嵌俣?,比起之前有所增加?!北本┙馄蕦W會秘書長司銀楚說。
樣本稀缺 十幾名學生解剖一具遺體
盡管數字有所增長,但相對于醫(yī)學院校的臨床科研來說,北京解剖學會秘書長司銀楚認為仍不能滿足需求?!澳壳捌毡閬砜炊际鞘蛘呤畮酌麑W生一組,共用一具遺體進行臨床解剖操作,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應該是4或6人一組,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學生的技術操作練習到位?!彼俱y楚介紹說,在醫(yī)學院校,解剖學是入學后的第一學期的必修課,除了解剖理論的學習,解剖操作對于醫(yī)學生了解人體結構非常重要,“皮膚怎么切,神經怎么分離,刀怎么拿,這些技能的培養(yǎng)必須需要實際操作?!?/p>
同時,司銀楚指出,由于遺體捐獻的接收數量有限,諸如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等醫(yī)學院校,就只能通過購買遺體標本或者購置模型的方式完成解剖課。
面對需求缺口,首都醫(yī)科大學王老師認為,除了等待,沒有別的辦法。
編輯:梁霄
關鍵詞:遺體 捐獻 老師 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