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老修車攤主轉行配鑰匙和修鞋 共享單車沖擊生意收入
老攤主改配鑰匙和修鞋
下午3點,老許準時騎上了自己的電動小三輪,他承接了附近一家居民接孩子的業(yè)務,每天兩趟從不遠處的一個小區(qū)將孩子接送至牛街附近一家小學。這段時間里,他會叫妻子出來為他看攤,“反正也沒什么生意?!?/p>
攤位上配鑰匙的工具,是老許2000年添置的,因為不時有路人詢問這項業(yè)務。此外他攤位的鐵柜上,還多了一臺修鞋的機器,“幾天前才買來的,加上一些用具配件,一共投資了2000塊錢?!崩显S坦言,修鞋的手藝還在慢慢摸索中,“給我一年時間,我就能把這攤兒撐起來?!?/p>
修車需要花錢囤配件,他自己也年近60歲,身體不好,因此他已在考慮未來停止修車的生意?!罢f實話,如果不是守家?guī)У?,我現(xiàn)在就不修車啦?!迸滂€匙、修鞋的生意對體力要求不那么高,是他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北京晚報記者在廣安門內(nèi)大街至廣安門外大街路邊詢問了多個修車攤,攤主們無一例外地感受到了共享單車對修車行業(yè)的沖擊,其中最“樂觀”的說法是生意下降了一半。有攤主說,他普通自行車零配件的銷售量下降了整整一半。無論是北京攤主還是外地攤主,都談道,隨時可能“撤了”。
另一位攤主許克才稱,確實有同行曾經(jīng)與共享單車或下屬公司接洽過,對方打算聘用為公司的修車工,“但聽說,工資并不算高,也就是兩千塊錢。對于我們外地人來說,這些錢不夠在北京生活?!?/p>
“不修車也算社會的進步”
許合森生在河北滄州,自從上世紀80年代來到北京打工,娶了北京的妻子之后,就一直居住在廣安門內(nèi)大街附近。他的攤位距離家里不過是幾米遠。1999年,他所在的建筑公司改革,他很慶幸在提前幾年就已經(jīng)悄悄做起了修車的小生意。
后來臨街的小房還曾經(jīng)用來開過一陣自行車鋪,并且2003年非典時期,“街上公交車都空了,人們擔心傳染,所以都來買自行車騎。那一年所有自行車鋪都掙錢啦,我也掙了點兒錢?!边@家鋪子在后來整治中,砌在一堵圍墻之外,與大街隔開,因此他又變回了修車人。
由于妻子、孩子都有殘疾,自己也有胃病常年吃藥,他回憶起這些年的生活,只有開店那些年手頭寬余一些。如今他會算計,攤位上的充電業(yè)務夠每個月的水電費,零七八碎的修理業(yè)務用來貼補藥費,家里人的低保金收入則用在日常吃喝上?!安坏貌贿@么細的算計啊。”
老許認為自己也好學上進。當年不僅從一個氣筒子、幾件破工具支撐起了修車攤,電動車興起的時候,他也認真琢磨了相關的維修業(yè)務,“一開始給人家修壞了電路板,還賠過人家錢。之后我買了光盤,在家看片學修電動車。但現(xiàn)在的顧客更喜歡到專賣店修車,所以我們掙不到什么錢?!?/p>
自己的生活不寬裕,收入在減少,不得不謀求“轉型”卻又不知道是否能成功,但老許看來,這一切卻都是“好事兒”,因為開上小汽車讓人們遠離風吹日曬之苦,騎共享單車也避免修車的麻煩,“社會在發(fā)展嘛,別把眼光總放在自己身上,如果修車這個行當消失了,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記者 張碩)
編輯:梁霄
關鍵詞:鑰匙 修鞋 共享單車 生意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