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國寶的命運 孫中山曾阻止變賣瓷器
清末國家劇變之時,歷代清王室收羅的珍寶也就成了各方覬覦之物。而袁世凱也不例外,他曾想賣掉宮內(nèi)的瓷器換錢。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清廷遲至10月12日才接到湖廣總督瑞澂的電報,并于當日發(fā)布諭旨,派陸軍大臣蔭昌率兵南下鎮(zhèn)壓??紤]到武漢三鎮(zhèn)毗鄰長江,又加派薩鎮(zhèn)冰的海軍和程允和的長江水師開赴武昌,由蔭昌統(tǒng)一指揮。第二天,蔭昌所帶兵隊從北京出發(fā)。與此同時,清廷下令掌管全國財政的度支部負責籌餉。
武昌起義之時,清廷財政狀況究竟如何?陸軍大臣蔭昌的一份手諭透露了秘密。出發(fā)前,蔭昌先去拜會度支大臣載澤。很明顯,商談的結(jié)果讓蔭昌十分失望。10月17日,蔭昌給下屬寫了一份手諭,說現(xiàn)在國庫的存銀只有數(shù)百萬兩,但他估計,要想平定武昌兵變,至少需銀上千萬兩。對比雍正、乾隆時期國庫四五千萬兩的存銀,此時的大清國可以說是夠窮的了。
近來有一種說法,宣統(tǒng)時期,清朝的經(jīng)濟實力當時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確實,清廷的財政收入不少。根據(jù)《清史稿·食貨志》的記載,宣統(tǒng)二年,度支部公布宣統(tǒng)三年的財政預算,全年收入預計為約銀2.97億兩。但支出浩繁,導致財政缺口相當大,宣統(tǒng)三年的財政赤字預算是4400多萬兩,宣統(tǒng)四年也達到4300多萬兩。財政緊張,導致像東三省地區(qū),官員只發(fā)九成工資,而占官員收入大頭的養(yǎng)廉銀,則只能按六成發(fā)放。武昌起義之后,各地以增兵防剿為理由,紛紛向清廷要錢,但“庫款奇絀”的度支部一律答復為“萬難籌撥”。
蔭昌拜會載澤時,后者當時就告訴蔭昌,度支部正準備向外國銀行借款作為軍費。同時,面對辛亥革命后各地紛紛要錢防備起義的嚴峻現(xiàn)實,清廷也真心希望早日把錢借到。當然,錢不是那么好借的,此后重新出山的袁世凱就想到了出售宮內(nèi)瓷器換錢的主意。
1
欲借洋款四處碰壁
清廷最初計劃先借銀五百萬兩。按照清廷的設想,借洋款應該不是難事,因為也就在不到半年之前的5月,外國銀行剛剛與清廷簽了協(xié)議,同意出借六百萬鎊。而且,這次借款,還是外國銀行主動或者說逼迫清政府借的。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1909年6月,張之洞代表清廷,與英、德、法三國簽訂借款合同。當時的合同規(guī)定,三國平攤,借給清政府550萬鎊,用以修筑湖北、湖南兩省境內(nèi)的粵漢鐵路和湖北境內(nèi)的川漢鐵路。550萬鎊是什么概念呢?當時英鎊和白銀的匯率比大約為1比8,也就是說,此筆貸款折合成白銀不低于4400萬兩。此合同草簽之后,由于鐵路建設在當時是高回報項目,美國政府不肯放過此“肥肉”,便向清政府抗議并要求加入借款陣營。如此一來,三國借款變成了四國借款,借款額度也增加到600萬鎊,折合白銀4800萬兩。
經(jīng)此事件,清政府自然有理由相信,區(qū)區(qū)500萬兩借款應當是手到擒來的。但向外國銀行借款的設想最終落空。因為武昌起義之后,經(jīng)美國動議,英、法、日、德等西方各國曾有保持中立之說,也就是既不支持清廷,也不支持民軍。究其原因,當時想向外國銀行借款的,不僅是清政府,還有南方的革命黨。后來代表袁世凱南下與革命黨談判的唐紹儀就報告:革命黨準備以蘇滬鐵路作為抵押,向美國借款七百萬元;又想以浙江鹽稅作抵押借款八百萬元;此外還有以招商局輪船作抵押向日本公司商借白銀一千萬兩等設想。
但這些動議都遭到美國政府的反對,其他各國也向清廷關上了借款的大門。根據(jù)當時大清駐英公使劉麟的轉(zhuǎn)述,英國政府規(guī)定,無論是清廷還是革命軍,要向英國銀行借款,須同時得到清廷、革命軍雙方同意。英國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英國在華人員和財產(chǎn)的安全,以免得罪一方而招致不測。但清廷和革命軍此時正處于交戰(zhàn)狀態(tài),豈能同意對方借款?
為了能借到錢,清廷當時甚至想到了所羅門這樣的小國,但最終也沒成功。12月29日,駐美國使館代辦容揆報告清外務部,他與前駐美大臣親自出馬,多次和所羅門政府商量借款之事。所羅門雖愿意借,但害怕美國指責,不敢借款給清政府。外求不成,只好內(nèi)顧。財政山窮水盡的清政府,開始另想他轍。變賣瓷器以充軍費,就是其中一條。
以往的史書,大多只記載袁世凱請求變賣大內(nèi)瓷器一事,但是否變賣等后續(xù)進展,則語焉不詳,以致不少人直接就給袁世凱扣上了盜賣大內(nèi)瓷器的帽子。歷史真相究竟如何?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相關檔案,解開了這一謎團。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國寶命運 孫中山 變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