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自主招生背后暗藏“利益鏈” 教育部提“五嚴格”

2017年04月27日 10:08 | 作者:張爍 | 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一旦查實,取消其高考資格

“招生對象:高中階段獲得專利或者其他具有學科特長、創(chuàng)新潛質(zhì)和特殊才能并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考生……”這摘自江蘇省某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放眼全國90所自主招生試點高校,這樣的要求再常見不過。不少高校還提出,“在刊物上發(fā)表文章或論文”者優(yōu)先,并對刊物級別、論文數(shù)量、是否第一作者等作出規(guī)定。

怎樣判斷一位學生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zhì)?口說無憑。在學校要求提供的證明材料中,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等大賽,門檻較高,難度較大,再加上獲獎證書真?zhèn)我徊楸阒?,很難鉆空子。于是,不少人就瞄上了有“操作余地”的發(fā)明專利、論文和文學作品。

一個“優(yōu)秀學生”看起來“高大上”的證明材料,也許僅是金錢交易的結(jié)果。本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政策,因為個別人的“歪腦筋”,敗壞了自主招生的風氣,更給其他考生帶來嚴重的不公平。

4月1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嚴格高校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報名條件、材料審查、學??己?、監(jiān)督制約、懲處造假等5個方面提出“五嚴格”,并在自主招生歷史上首次提出“對查實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考生,取消其高考相應資格”。

根據(jù)《通知》,對考生提交的發(fā)明、專利、論文等申請材料,須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創(chuàng),并對其真實性負責;對擬認可的賽事證書,要組織相關專家對賽事的科學性、權威性、規(guī)范性、普及性進行認真評估。

針對證書、發(fā)明、專利、論文買賣和造假等違規(guī)違紀行為,《通知》要求,堅決斬斷“利益鏈條”。如果考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經(jīng)查實,不僅要被“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更會被取消自主招生乃至高考資格;如果學校、單位和個人在自主招生中徇私舞弊或協(xié)助考生弄虛作假,將被嚴肅處理并追責問責;如果高校在自主招生資格審查和考核中出現(xiàn)嚴重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將被暫?;蛉∠灾髡猩Y格。

“嚴厲的懲處機制,是‘打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如果造假,就讓這個考生付出慘重代價,這樣才能維護風清氣正的自主招生環(huán)境?!蔽靼步煌ù髮W副校長鄭慶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編輯:梁霄

01 02 03

關鍵詞:自主招生 利益鏈 教育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