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陸地邊防:強邊固防展新顏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題:陸地邊防:強邊固防展新顏
新華社記者張寶印、賈啟龍 解放軍報記者呂德勝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安邊、軍事強邊、富民興邊、科技控邊、外交睦邊”成為我國陸地邊疆建設壯闊圖景的鮮明主題。國門在拱衛(wèi)著華夏九州太平盛世的同時,也以透明互信的姿態(tài),向世界彰顯出中國經濟繁榮、政通人和、睦鄰友好的大國形象。
我國陸地邊防點多線長、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多數地區(qū)為雪域高原、戈壁沙漠和山岳叢林。上世紀90年代,我國作出的加強陸地邊防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拉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邊防基礎設施建設序幕。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云南、廣西兩?。▍^(qū))新建了多條邊防巡邏路,結束了沿途1000多個村寨祖祖輩輩不通公路的歷史。
像這樣由邊疆軍民共同修建的公路,已經成為邊疆地區(qū)的平安路、連心路和致富路。
為了讓邊境地區(qū)的群眾富起來,自上世紀90年代起,云南、廣西邊防部隊先后開展3次大規(guī)模排雷行動,徹底清除了邊境地區(qū)關口、通道、貿易點及我縱深地帶雷障。
普蘭縣西南與印度毗鄰,有21個通外山口,民間貿易往來歷史悠久。近年來,普蘭邊貿市場先后經歷了4次較大規(guī)模的改造建設。2016年4月,普蘭唐嘎國際邊貿市場工程破土動工,竣工后將形成邊境貿易、商業(yè)休閑、物流倉儲于一體的商業(yè)綜合體。
“2017年,普蘭邊民貿易互市的全年貿易額近億元,而10年前的數據僅為650多萬元。中國西南邊境普蘭口岸,歷經數十載已實現(xiàn)了華麗蛻變。”普蘭口岸管委會主任蒲東介紹,普蘭已初步形成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并舉、邊民互市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并存、口岸邊貿市場和便民互市點兼?zhèn)涞母窬帧?/p>
萬里邊防,山高水長。一座座開放的口岸,一扇扇友誼的國門,在向人們講述著40年的輝煌巨變。據統(tǒng)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244個。其中,鐵路口岸17個、公路口岸47個、航空口岸56個……
在國門口岸開放的同時,我國也加大了邊境管控力度,實施“五位一體”的邊境管控措施。
新疆與蒙古國等8個國家接壤,防區(qū)地形復雜,邊境管控難度大。為加強邊境管控,自治區(qū)和新疆軍區(qū)邊防部隊、武警邊防部隊及生產建設兵團共同開展邊界日常管理活動,積極完成繁重而艱巨的邊界勘查、聯(lián)檢等專項任務,探索出了黨政軍警兵民管邊控邊聯(lián)防機制。如今,無論在雄偉的喀喇昆侖山深處,還是在廣袤的帕米爾高原,抑或在美麗的伊犁河谷,一座氈房就是一個流動的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個流動的哨兵,一個護邊員就是一座有生命的界碑。
近年來,我國邊防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橫向貫通,上下聯(lián)動,立體管控”和人防、物防、技防“三結合”的邊防管控新態(tài)勢。邊防部隊執(zhí)勤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遠程監(jiān)控、衛(wèi)星定位、數碼圖像、網絡傳輸等技術手段陸續(xù)應用于邊防一線,對邊境重要山口、通道的執(zhí)勤監(jiān)控基本實現(xiàn)了網絡管理。從望遠鏡到“電子眼”,從“鐵腳板”到新型巡邏車,陸地邊界信息化建設呈跨越式發(fā)展,邊境態(tài)勢圖可立體呈現(xiàn),邊境管控初步形成了上下聯(lián)動、多維一體、全域覆蓋的信息化管邊格局。
喜看今日邊防,英姿煥發(fā)。國門下,陸路航空齊備、公路鐵路管疏并舉,許多口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開放新格局。瞭望塔下,軍警民聯(lián)防聯(lián)控,人人是哨兵,處處是堡壘,形成了邊防線上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陸地邊防 邊疆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