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紅色經典電影如何做成爆款舞劇

2019年12月10日 10:01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去年底首輪試演便引起轟動,之后全國巡演不斷被盛贊刷屏,接連獲得“文華大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網絡評分高達9.5分,這正是上海歌舞團原創(chuàng)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上周末,這部神劇終于來到了北京,在國家大劇院連演三天。在幾乎沒做任何宣傳的情況下,所有演出票被一搶而空。演出結束后,走出劇場的觀眾紛紛表示“太好看太感動了!沒想到舞劇讓人哭成這樣!期待二刷三刷!希望下次能搶到更好的位置!”

這部誕生不到一年便已在全國巡演100場的舞劇,明年甚至后年的演出檔期幾乎都被訂滿。很多觀眾提前半年多就預訂票,即便看過了還要一刷再刷,還有不少觀眾成了全國追著看戲的“電波迷”,很多90后、00后觀眾都為劇中“愛與信仰”的力量感動,而對同名老電影有著情懷的中老年觀眾則驚嘆:“沒想到如今的舞劇竟然都排成這樣了!簡直像電影大片!”

由兩位80后編導帶領一群年輕人創(chuàng)作出的這部主旋律題材舞劇,為何能讓革命先烈的故事收獲70年后年輕人的掌聲?為何能夠同時受到專業(yè)和市場的雙重肯定?為何能夠形成“紅色電波文化現(xiàn)象”?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成功,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部令人驚艷驚嘆的舞臺精品力作,還有太多深刻啟示。

舞臺營造大片質感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最吸引人之處,首先在于“好看”。演出一開場,就以一種由舞美、燈光、音效、多媒體和演員狀態(tài)共同營造出的,如同電影大片和諜戰(zhàn)劇一般的時尚質感和緊張氣氛將人深深吸引,報館職員、裁縫、女工、黃包車夫、賣花女……9個各自帶有雙重身份的角色一步一步從歷史的暗夜中朝觀眾走來;漫天的雨絲,行色匆匆的黑雨傘,恢弘壯闊的交響音樂,把人們瞬間帶回到解放前夕那個風聲鶴唳、蛇龍混雜的舊上海,一個復雜險惡的斗爭環(huán)境、一個史詩般的大時代。之后,舞臺上的每一秒鐘也都讓人聚精凝神,不愿錯過。雖然是一出舞劇,卻充滿了戲劇的沖突和張力。烈士李白的真實故事和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被藝術性地融入了老上海的舊日時光、步步驚心的諜戰(zhàn)氛圍、感人至深的浪漫情懷,以及燃燒著蕩氣回腸的愛與信仰的激情歲月。

26塊可移動的景片,配合多媒體投影,實現(xiàn)場景轉換,既充滿“燒腦”的懸念和反轉,也不乏浪漫唯美的詩意場景。在血雨腥風、出生入死的情節(jié)中,穿插了一段身穿旗袍的上海女子伴著《漁光曲》搖著小蒲扇在弄堂里起舞的抒情群舞,既有煙火氣又極婉約優(yōu)雅,成為劇中一大亮點。劇中有不少情感飽滿的段落令人淚目,四對演員同時在舞臺上演繹男女主人公從相識、相知到相愛,描摹他們在革命中逐漸建立生死與共堅貞愛情;懷著孩子的蘭芬在經歷人生中第一次開槍的驚魂未定之后,又要面對與丈夫訣別,一段纏綿的雙人舞將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現(xiàn)出真實可感的張力與升華,讓人潸然淚下。紅色電波的嘀嘀聲則作為全劇的點睛之筆,每次出現(xiàn)都扣人心弦,震撼人心。

年輕團隊匠心獨運

這樣一部時時有情懷、處處見匠心、不走尋常路的講究之作,背后是所有主創(chuàng)的敬業(yè)與投入。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大膽起用兩位年輕的80后總編導韓真、周莉亞,在編劇羅懷臻的劇本基礎之上,和作曲楊帆、舞美設計秦立運、燈光設計任冬生、服裝設計陽東霖、造型設計賈雷、多媒體設計張松等人,以及由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朱潔靜、侯騰飛、王景領銜的上海歌舞團演職員隊伍,歷經兩年之久選題孵化研討,多次采風考察,一次次查閱歷史資料,每一個動作、每一場情緒、每一次走位、每一幕布景……他們憑借著守正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高級唯美的意象表達、豐富多元的藝術手段,多重時空的舞臺布景和充滿緊張懸念的諜戰(zhàn)氣氛,吸引了全年齡段尤其是年輕觀眾的眼球和心靈。

正是因為有這樣求真求美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有這樣高水平高審美的藝術水準,使得為民族解放事業(yè)而壯烈犧牲的英雄形象才能在舞臺上真實綻放,感動人心。當“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的字幕出現(xiàn)在劇終的舞臺上,全場爆發(fā)出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掌聲是對舞臺上下全體藝術家精湛藝術的最好褒獎。

看到這樣的作品,讓人心中會生出很多感嘆,既有對才華洋溢的優(yōu)秀新人無限期待,也有對新時代文藝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的深切思考,更有被信仰和愛而喚起的感動。同時,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組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也讓人不由得反思如今演出領域的種種弊病:大量為了獲得各種藝術基金而創(chuàng)作的應景之作,完成演出任務之后便束之高閣,非但沒有產生應有的社會效應,而且破壞了市場規(guī)律;不少成名導演成了“掛名”導演,拿著高額的報酬,卻只出現(xiàn)在發(fā)布會、宣傳海報和節(jié)目單上,而很少出現(xiàn)在排練場上;弄個國外名導或者國際IP,再拉上幾個國內明星,炮制出吸引人眼球但難以令人滿意的商業(yè)話?。缓芏嘧髌反颐Χ?,排練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演員還各種請假,合成倉促,導致首演成了連排……

但愿,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這樣的作品,在將原創(chuàng)舞劇和主旋律題材文藝作品創(chuàng)作水平大幅提升、張揚時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同時,也能夠樹立文藝創(chuàng)作的新標準,讓粗制濫造、欺世盜名之作自慚形穢,讓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不斷涌現(xiàn),讓這“電波”的力量永不消逝。

編輯:楊嵐

關鍵詞:舞劇 舞臺 觀眾 紅色 電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