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牡丹亭》

2016年10月12日 16:07 | 作者:田東江 |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湯顯祖在文化上的巨大貢獻(xiàn),非其傳世名作《牡丹亭》莫屬。

《牡丹亭》全稱《牡丹亭還魂記》,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一道,合稱“臨川四夢”。江西臨川,是顯祖的故鄉(xiāng)。當(dāng)年,這部偉大作品上演之后,用時人沈德符的話說,叫作“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近人吳梅先生評價:“此劇肯綮在死生之際,記中‘驚夢’‘尋夢’‘診祟’‘寫真’‘悼殤’五折,自生而之死,‘魂游’‘幽媾’‘歡撓’‘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其中搜抉靈根,掀翻情窟,為從來填詞家屐齒所未及,遂能確踞詞壇,歷千古不朽也?!?/p>

牡丹亭,實際上無關(guān)“牡丹”,而是特指約定再世姻緣的地方。所以,全部55出劇本的內(nèi)容關(guān)乎一個“情”字。湯氏夫子自道:“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當(dāng)然,許多人不會認(rèn)同,相反會認(rèn)為自己才最重情感,才最有哀怨無處悲鳴。時人馮小青就留下這么一首詩:“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弊x過《牡丹亭》的人都了解劇情:少女杜麗娘私出游園,在夢中與嶺南書生柳夢梅幽會,從此一病不起,懷春而逝。柳夢梅趕考途中拾到麗娘畫像,神魂顛倒,“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贊之”。杜麗娘亦通過“魂游”,從“驚夢”而“尋夢”。如董每戡先生所言,柳夢梅越玩畫越愛畫中人,跟杜麗娘越憶夢越愛夢中人一樣;愛極了畫中人,便只希望夢到她,也跟愛極了夢中人,就只希望見到他一樣,事奇,情真。終于,柳夢梅掘墓開棺,麗娘起死回生,二人結(jié)成夫婦。但這樁“人鬼情未了”的婚姻最后得到杜父認(rèn)可,還經(jīng)過了相當(dāng)波折,甚至鬧到了皇帝那里。

杜麗娘的父親是“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幾番廊廟江湖,紫袍金帶”,夫貴妻榮,母親是“封大郡”的官太太,這種家庭出身,注定麗娘要被培養(yǎng)成三從四德式的賢妻良母。放在時代背景所決定的文化背景上,我們對這種教育不可能也不應(yīng)該苛責(zé)什么。因此,在和私塾先生陳最良研究麗娘該學(xué)些什么的時候,爸爸說還是《詩經(jīng)》吧,“開首便是后妃之德,四個字兒順口”。于是,麗娘的第一課便是《關(guān)雎》。不料事與長輩愿違,麗娘把《關(guān)雎》視為一首熱烈的戀歌,以為“圣人之情,盡見于此矣。今古同懷,豈不然乎?”因而啟蒙的直接結(jié)果,就是演繹了傳誦后世的“游園驚夢”。在這出曲文中,又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第十出《驚夢》的這一段,堪稱這部名劇中的名句,因為又經(jīng)過《紅樓夢》的二次傳播,更盡人皆知。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悶悶的林黛玉隔墻聽到里面在練習(xí)戲文,唱的正是《牡丹亭·驚夢》這一出。因為“素習(xí)不大喜看戲文”,林黛玉“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但是,“偶然兩句吹到耳內(nèi),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主煊衤犃耍挂彩指锌p綿,便止住步側(cè)耳細(xì)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上廊酥恢磻颍幢啬茴I(lǐng)略這其中的趣味?!币蛴兴^“牡丹亭艷曲警芳心”。林黛玉感慨什么?謝靈運說,“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屬于不容易碰到的“四美”,但在這里,“良辰美景”后面卻接著“奈何天”,“賞心樂事”后面卻接著“誰家院”,就改變了“四美”的原本性質(zhì),變成了逝水流年,不能自主,不要說林黛玉,小資一點兒的都會觸景傷情。

周貽白先生認(rèn)為,“就按這一支曲子來看,湯氏的才情,那是無法否認(rèn)的。其造句之纖巧,用意之深遠(yuǎn),也是為同時一些傳奇作家所不及的”,但是湯顯祖卻不大遵守曲律。以這曲《皂羅袍》而言,第一句應(yīng)當(dāng)是“平仄平平仄平平”,而“良辰美景奈何天”卻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赌档ねぁ分羞@類情況還有很多,因此與湯顯祖同時期的王驥德便批評他:“臨川尚趣,直是橫行,組織之工,幾與天孫爭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齚舌?!绷硪晃簧颦Z說得更不客氣:“名為樂府,須教合律依腔。寧使時人不鑒賞,無使人撓喉捩嗓。”但湯顯祖本人并不這么看:“弟在此自謂知曲,意者筆懶韻落,時時有之,正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彼€有一首《七夕醉答君東》:“玉茗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庇褴茫撬凝S號。就是說,湯顯祖不是不懂得“合律依腔”,而是不愿為格律束縛,后世毛澤東的詩詞正有此種遺風(fēng)。

這幾年,由白先勇先生傾心打造的昆曲《牡丹亭》橫空出世,令歐美也為湯顯祖“驚艷”“瘋掉了”。在不改變原著浪漫的前提下,新版《牡丹亭》更加精簡和富有趣味,全部由年輕演員出演,因而有“青春版”之譽。自明迄今,《牡丹亭》便幾乎成為昆曲的代名詞,則白氏新版無疑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最好傳承,值得推崇。(田東江)


編輯:劉文俊

關(guān)鍵詞:湯顯祖 《牡丹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