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習近平同志幫助福建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紀事(圖)
原標題:習近平同志幫助福建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紀事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習近平同志幫助福建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紀事
從閩東福鼎市的磻溪鎮(zhèn)出發(fā),沿山間公路盤旋23公里,有一個青山環(huán)抱的畬族村——赤溪。這里被稱作“全國扶貧第一村”,窮村巨變的故事,遠近聞名。
羊年春節(jié)的畬村沉浸在幸福之中,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村民格外激動:“習總書記夸贊我們村啦!”
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民委一份簡報上批示:“30年來,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寧德赤溪畬族村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fā)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p>
時光回溯到20多年前。從1988年6月調任寧德地委書記起,習近平就和閩東畬族群眾結下了深深的情緣,傾力推動包括畬族群眾在內的閩東人民脫貧致富。在《擺脫貧困》一書的《畬族經濟要更開放些》、《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關于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等專門篇章中,習近平對民族地區(qū)脫貧致富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
在調任福州市委書記、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后,習近平依然深深牽掛著少數民族群眾。為幫助他們和全省人民一道致富奔小康,習近平親力親為,制定幫扶政策,幫助少數民族發(fā)展經濟,增強“造血”能力;走村入戶,關心百姓疾苦,為他們擺脫貧困想方設法。
踏著新春的節(jié)拍,本報采訪組走進寧德、福州等地,與少數民族干部群眾一起回憶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期間情系少數民族群眾,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下他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信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的生動實踐。
我們的事業(yè)方方面面,千萬不能漠視少數民族事業(yè)這一重要方面。這是一個原則。我們有必要深刻思考關于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的問題
“我和畬族是有緣分的……在閩東,我耳聞目睹了畬族人民的艱苦奮斗和畬族地區(qū)的繁榮進步……今天,我雖然離開了閩東,但時常還會回憶起畬鄉(xiāng)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著畬族人民?!?/p>
1999年,在《一切為了畬族的發(fā)展——〈畬族社區(qū)研究〉序言》中,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這樣寫道。言之切切,情意深深。樸素的話語背后,是習近平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深厚感情。
福建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省份,少數民族人口近80萬。其中,畬族人口全國最多,目前共有36.55萬人,占全國畬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從1985年6月調任廈門,到2002年10月調任浙江,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里,習近平始終心系少數民族群眾的冷暖,牽掛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
寧德是我省和我國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qū),全省三分之二的畬族人口聚居于此。畬族自稱“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1988年6月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后,就特別關心這些山區(qū)居民。他既從一地群眾的生產生活著眼,又從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的國家大局著眼,他當時說的話、做的事,今天重溫起來仍覺得振聾發(fā)聵。
“民族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是社會發(fā)展總問題的一部分……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989年1月,在寧德地區(qū)民委第七次委員(擴大)會議上,習近平從戰(zhàn)略高度闡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多次深入畬鄉(xiāng)、走進畬族群眾中,對民族問題,習近平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1989年6月,他寫下《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關于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系統(tǒng)闡述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大略方針。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習近平 脫貧致富 紀事